内的威力也更大。(在倭国,这种大口径短铳体的鸟铳被称为铁炮。)
第三步,修整。早期的鸟铳铳管常做成八棱型,铳体一头粗一头细,粗的一头做铳腹,细的一头做铳口。准心和照门火台都是在铳体焊接后,用同样的方法打焊上去的。准心和照门在未加工前只是一些凸起,没有实际作用。
火台在打焊前铳体和火台上都预先钻好了传火孔,要对准传火孔的位置焊上,不可堵塞。这时,鸟铳还是粗胚,工匠需要重新钻出铳镗,挫出准心。
由于当时的工艺限制,钢芯断面并非纯圆,且芯体不直,镗内也粗糙不平,需要用钻头将铳镗钻大钻光。
用木做框架,圆形石盘做惯性轮,系上皮条后用人力拉动,使石盘带动钻头旋转。在明代,好的钻头与挫刀等硬钢制作的工具都采用堕子钢,钢性并不很硬,因此制造鸟铳一半的时间都是在钻铳膛,刮膛铳。其时间可长达一个月。
《纪效新书》记载:“(鸟铳)原孔甚小,用钢钻钻之,一日钻寸许,至底为止,一月钻光为上。”由此可见,当时制铳工厂的产量不会很高,因为在这种工艺下,需要的大量熟练工人和大量设备对工部来说是无法大批量装配的。
鸟铳的扳机及龙头(固定火绳点火物)做为一整套机构常由铜匠制造,其扳机、龙头、罩壳、火门盖都采用铜材料。
鸟铳的装配是整枪制作的最后一步,关键是铳管和铳床的连接,铳床的制做是最简单的,只要木材选配得当,要求坚韧、吸水少、干后不变形、不开裂,一般都没问题。
只是连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铆接。一种是用铜箍或绳子将铳管扎在铳床上。铆接的枪管在日本和欧洲的火绳枪上常见,在锻造铳管时要在铳管下端预先做出两至三个类似半个钱币凸起,凸起是顺铳管方向的,然后在凸起上横向打孔,同样在铳床上也要在同一位置打穿几个小孔,装配时只要把铳管对准位置安放在铳床上,并横向穿上铆钉,这样鸟铳就装好了。
听着这个老工匠诉说过程,心里也想着曾经看到过的记载,看来这老工匠还是有见识,比大明的工匠还要强,这火枪的质量也比大明的要好得多,大明主要是层层克扣太多。
在要求士兵进行火枪射击后,洪敏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