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年间,杭州仁和县,犹如一幅被岁月晕染的水墨画卷,尽显江南的温婉与灵动。在这繁华的县城里,有一户人家,主人姓金,早年丧父,留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儿子金华,自小就聪慧过人,生得一副好相貌,身姿挺拔,眉眼间自带一股风流韵味,恰似那春日里随风摇曳的翠竹,清新俊逸。
金华的母亲闫氏,一心盼着儿子能出人头地,从他七岁起,便将其送入私塾。金华也十分争气,在学堂里,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他无一不晓;诗词歌赋,更是挥笔立就。先生对他赞赏有加,同窗们也都对他钦佩不已。
时光匆匆,金华年满十六,已然到了谈婚论娶的年纪。闫氏看着出类拔萃的儿子,心中满是骄傲,同时也为他的终身大事操碎了心。她常常托媒婆帮忙物色合适的女子,心中暗自想着,自己的儿子才貌双全,女方也必须是个出色的美人,方能与他匹配。
媒婆们听闻消息,纷纷上门,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女子的信息。然而,闫氏眼光颇高,但凡女方有丝毫不得体之处,便直接拒绝。她看过的女子数不胜数,却总觉得她们过于平凡,配不上自己的儿子。久而久之,媒婆们都知道闫氏不好应付,前来提亲的人也渐渐少了。
而金华呢,自从母亲开始为他张罗婚事,他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挠着,再也无法安心读书。他虽年轻,却心思风流,偶尔听书友们说起闺中之事,心中便充满了好奇与向往。每次母亲提及说亲,他就一整天都没心思读书,白天痴痴呆呆,如痴如醉;晚上辗转难眠,如癫如狂,满心盼望着能早日娶到妻子,一尝那甜蜜的爱情滋味。
话说金华的左邻,住着一位韩老板。韩老板年轻时走南闯北,贩卖米粮,凭借着自己的精明能干,攒下了不少家底。如今,他开了两家典当行,雇了六个伙计帮忙打理,自己则在家中享清福。
韩老板的妻子刘氏,只生了一个女儿,乳名娇娘。这娇娘虽为女儿身,却出类拔萃,有着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她不仅容貌出众,还心灵手巧,擅长女红针织,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一枝花。
韩老板对女儿疼爱有加,视若掌上明珠。他心中想着,女儿如此出众,绝不能随随便便找个人就嫁了,一定要挑一个出类拔萃的好男人,最好是满腹才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