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风云变幻、诸侯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注定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诞生了,他就是墨子,名翟。关于墨子的出身,世间说法不一。有人说他是贵族之后,乃孤竹君的后人,那古老的墨胎氏便是他姓氏的源头;也有人讲他是贫贱出身,常自称“贱人”“鄙人” ,精通手工技艺,是城市手工业行会师傅的阶层,后来脱离劳动,上升为“士”。至于他的出生地,宋国、楚国、鲁国各有说法,莫衷一是。
早年的墨子多在鲁国生活,鲁国浓厚的文化氛围,尤其是儒家学说,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潜心学习周礼,钻研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然而,随着对学问和社会的深入思考,他渐渐对儒家烦琐的礼制感到厌倦。那些复杂的仪式、等级分明的规定,在墨子看来,似乎并不能真正解决社会的种种问题。于是,他开始踏上自己的思想探索之路,广泛吸收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思想,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墨家学说。
当时的天下,战火纷飞,各国之间为了领土、利益不断发动战争。墨子看着百姓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心中满是悲悯与忧虑。他深知,战争是灾难的根源,只会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损失。于是,他毅然决定挺身而出,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阻止那些不义的战争。
有一天,墨子听闻大匠公输般为楚国造了云梯,楚国即将用这可怕的器械攻打宋国。墨子心急如焚,他明白,一旦战争爆发,宋国的百姓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从鲁国出发,日夜兼程,奔赴楚国。这一路,艰辛无比,鞋子磨破了,脚也受伤了,他便撕下衣裳裹住双脚,继续前行。经过十日十夜的艰苦跋涉,他终于抵达了楚国的国都郢都。
墨子顾不上疲惫,立刻去见公输般。他见到公输般后,先是假称欲献千金请其帮自己杀侮辱自己的人。公输般一听,顿时变了脸色,说道:“我乃义人,从不杀人。” 墨子等的就是这句话,他立刻严肃起来,说道:“你既然义不杀人,如今却为楚国造云梯,助其攻打宋国,宋国何罪之有?楚国土地有余,百姓却不足,牺牲不足的百姓去争夺多余的土地,这绝非明智之举;宋国无罪却要遭受攻打,这谈不上仁爱;你明知这一切却不劝阻,称不上忠诚;劝阻了却没有成功,也不能算刚强。”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