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的执笔者 > 第111章 宣王中兴(1/3)
    共和行政的那些事儿渐渐成为过去,可周朝呢,还在历史的洪流里晃悠,就像一艘破船在狂风暴雨的大海里苦苦挣扎,虽然没沉下去,但也已经是千疮百孔、精疲力竭。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宣王登上了王位,就好像早晨刚升起的太阳,给这个暮气沉沉的王朝带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一大早,太阳照在朝歌城的宫殿上,金色的屋顶闪闪发光,宫殿又高又大,屋檐往上翘着,就像展翅欲飞的鲲鹏,让人一看就想起周朝当年的辉煌和威风。我呢,作为一个默默记录历史的执笔者,悄悄地站在朝堂的一个角落里,看着即将发生的这场变革。

    宣王穿着绣着玄鸟图案的黑色锦袍,头上戴着十二旒的冕,稳稳地坐在王座上,他身板挺直,面容坚毅,眼睛深邃有神,透露出一股要改革创新的决心。朝堂下面,大臣们分成两排站着,气氛安静得让人害怕,好像一场大暴雨马上就要来了。

    “各位大臣,”宣王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朝堂的寂静,在宫殿里回荡着,“咱们周朝,经历了这么多的变故,以前的繁荣昌盛,现在也快没了。老百姓生活困苦,到处都有蛮夷来捣乱,连王畿这个地方都不安全了。现在真的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啊!当下最要紧的,就是要改革创新,整顿朝廷的风气,重新振兴咱们周朝的基业。各位大臣觉得应该怎么做呢?”

    尹吉甫往前走了一步,他穿着一件青色的衣服,神色严肃庄重,拱手向宣王行礼说:“大王,我听说‘天子设立天官,首先有六大官职,就是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掌管六典’。依我看,应该先从整治官吏开始,严厉惩罚那些贪污腐败的人,广泛招揽有才能的人,让每个官职都有合适的人来担任,大家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才能让朝廷的政治清明,政令能够顺利地传达下去。就像《诗经》里说的:‘人才济济多精英,文王安宁国兴盛。’人才啊,可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宣王微微点了点头,眼里满是赞赏的意思,说:“尹公说得很对。现在的朝堂,确实需要一股清正廉洁的风气来扫除那些污浊的东西。”

    这时候,虢文公也站出来上奏说:“大王,农业可是国家的根本啊。应该鼓励老百姓种地织布,兴修水利工程,让老百姓的粮仓满满的,这样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