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别人亮剑,我亮导弹! > 第18章 山本复出欲行渗透,云龙赵刚识破敌奸(1/9)
    山本挺进队真的大多数人都会华夏话吗?

    并不是的。

    这里所说的“会”华夏话,很大意义上仅限于能听懂。

    要说出来的话,难度不小。

    比如很多鬼子说华夏话,还是能被华夏人轻易听出来。

    一些影视作品中,正派人学了一段时间膏药语,就能穿上一身鬼子军装,打入鬼子内部,获取重要情报。

    这在真实情况下,极难出现。

    华夏人说膏药语,经常带有华夏口音,容易被听出来。

    好在都是东方人,这个差距不算太大。

    不像华夏人说英格历史语一样那么明显。

    谁要是敢写学了英格历史语,在半岛战争时,依靠英格历史语混入俄曼瑞克内部,那就有点扯淡了。

    而且,华夏各地方言相差很大:

    你能想象一个东北人,到了福建,听当地方言是什么感觉吗?

    他们说的可都是华夏语!

    也许有人说:福建和东北差的太远了,语言不通可以理解。而膏药国没那么大。

    那么都是湖南的娄底和长沙不算远了吧?长沙人就很难听懂娄底方言。

    不要说长沙了,哪怕是新化县人,距离涟源直线距离不过三十多公里,互相之间也听不懂。

    可见方言的差距有多么大!

    膏药国也是一样,虽然大城市大多说的是通用语,如同华夏人大城市,大多也说普通话一样,但远离大城市的地方,说的还是方言。

    鬼子同一个联队,都是从同一个地方征来的兵。

    联队内的人都是老乡。

    其中就有不少说方言的。

    你要打入鬼子内部,你还得学会当地方言。

    这倒是也有个别天才能做到。

    比如有个华夏人,13岁学膏药语,还改了膏药名字。

    利用语言天赋,接触到了鬼子高层。

    为我方提供重要情报、营救我方重要人物等等。

    但这只是极个别的案例,可遇而不可求,不像影视剧中那样一抓一大把。

    所以山本挑来挑去,最终也只能挑出来五头鬼子。

    这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