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萧占武与柳亚龙,密切关注赵刚处战局,无人机成为他们的眼睛,穿梭于天际,搜集每一丝关键情报。
收到赵刚的电报后,萧占武迅速向李云龙汇报,无人机侦察的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物资中转站地表阵地布满了敌人,而我方4旅的部队尚未到达该区域。
这一发现为接下来的行动指明了方向。在这种形势下,非常适合大规模炮火覆盖。
随着战争模式的不断演变,隐蔽与侦察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一旦被敌方发现,就意味着面临毁灭性的打击。
敌人也在逐渐适应这种变化,它们开始尝试分散宿营、挖简易防炮工事等以减少损失,但显然,它们的适应速度还不够快。
它们并不能时刻保持警惕,有时也会通过它们过时的经验来判断。
比如今晚,敌人误以为周围没有解放军的威胁,加之前一次被无人机轰炸后并未立即迎来第二轮轰炸,使得他们误以为不会再受到攻击而放松了警惕。
也因为它们整日整夜地忙于挖坑、打炮,同样疲惫不堪。得到休息命令后,它们顾不上挖防炮工事,就在阵地表面寻找避风的地方睡觉。
未曾料到,天空中那双无形的眼睛正紧紧盯着他们,一场新的打击即将来临。
再说说这之前李云龙在做什么。
自从李云龙尝到了系统空间内外时间势差的甜头后,到了晚上,他就会进入系统空间。或改造武器装备、或学习新的知识、或养殖、种植,忙得不亦乐乎。
但是他又不能整年整年地待在系统空间内。
因为万一有紧急军情,战士进入帐篷,找不到自己;或者在战士眼皮底下突然冒出来,都会引发怀疑,泄露自己最大的机密。
于是乎,这李云龙每在系统空间待几个月,当没有什么动植物会被饿死、干死的时候,就要出去看一看,听一听,没什么动静的话才再次进入系统空间。
这样反复数十次。
到了后半夜,小爱同学打着哈欠说道:“云龙哥,你大半夜的不睡觉,进进出出地干啥呢?快把人家折腾散架了!”
“哈哈哈哈,我这不是怕在系统空间里待久了,万一外面有什么变故,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