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杨广此时已经意识到自己之前犯了一个大错,但想要改正过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不可能直接下旨召越王杨侗来江都陪在自己身边,转而将燕王杨倓派去东都洛阳代自己处理国事,简单粗暴将他们兄弟二人的位置调换过来。

    因为不管怎么说,杨侗同样是自己的孙子,在瓦岗军威胁最严重的时候,是他带着一众大臣和将领坚守住了东都,没有让洛阳城落入李密这个逆贼之手。

    若是自己这个做皇祖父的过河拆桥,为了扶持另外一个孙子杨倓上位,而用一纸诏书强行将他召回江都,难免会让他心寒,也会严重影响他们兄弟二人之间的感情。

    而且当初自己留了不少大臣和将领在东都辅佐杨侗,以自己对这些大臣和将领的了解,知道他们都很想拥立杨侗继位,以争取一个从龙之功,这无疑会给将来杨倓的继位带来严重的隐患,甚至有可能酿成他们兄弟二人同室操戈的惨剧……

    杨广不敢再想下去,因为这是他无论如何都不想看到的局面。

    看来,如今唯一的法子就是自己结束巡幸江都,尽快还都洛阳了。

    反正如今中原的瓦岗军已经覆灭,河北的几路乱匪也被自己的女婿秦昇平定,基本上已经解除了乱匪对东都的威胁,自己也是时候该回洛阳了。

    自己回到东都之后,便可以从杨侗手中接管回国事,开始着手让皇长孙杨倓参与处理朝中政事,待他好好历练上几年之后,就正式册立他为皇太孙。

    如此一来,大臣们不好说什么,杨侗自己也能接受。

    想到此处,杨广便彻底下定了还都洛阳的决心。

    只是随后他看了一眼裴世矩,见他一直低着头默然不语,心中哪里还不明白。

    这只老狐狸,分明是跑来想劝自己回东都洛阳,却没有直说,非要拐弯抹角提醒自己越王杨侗留守东都朝廷的时间已经够久了。

    但他并没有点破,只是深深看了一眼裴世矩一眼,沉声说道:

    “关于立谁为储之事,朕心中自有决断,尔等身为外臣,就不要妄议此事了。”

    “老臣明白了,请陛下恕罪。”

    裴世矩再次躬身向杨广请罪。

    杨广当然不会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