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虎家的粮食是最少的。

    除了每天去水边捞鱼,王大虎得闲还要去山里打野兔子和野鸡。

    所以王大虎在种完地后,就回了趟山里,然后就在打猎的时候,偶遇了两个认识的村民。

    那两个村民都上了年纪,带着一家老小躲在山里,因为缺吃少喝,就出来找吃的。

    王大虎没跟两人说他现在的住处,只问了他们一些问题。

    这两个村民就住在青云山的外围,知道不少消息。

    “听说朝廷正在往边关调兵,已经很少有鞑子的动静了。”

    王大虎当时还有些高兴,“那这么一说,我们是不是很快就能回村了。”

    “鞑子暂时是不会来了。但现在的流民多了起来。”

    其中一个村民道:“我们这里还算好的,离边关有些距离。听说边关那一带,好多人都死在了鞑子的马蹄下。还有些人跑了出来。”

    “现在这些流民四处流窜,有些加入了流匪的队伍,有些就往郡城的方向去了。”

    “如今外面还是乱的不行,听说流匪也起了内讧,外来的流民和原来的土匪为了争权,两拨人打起来了。”

    另一个村民道:“他们打得越厉害才好呢,最好打个两败俱伤,这样就不会祸害我们这些百姓了。”

    王大虎便问道:“这么说,他们现在正闹内讧,是不是顾不上对老百姓下手了?”

    “这倒是。”其中一个村民道,“总之最近没听到他们出没的消息。”

    王大虎敏锐的察觉到,这是一个好机会。

    他知道苏暖想要回村里,也知道对方的家里还存着不少粮食。

    从现在到秋收,起码还有四五个月,王大虎不想家里人每天都靠鱼虾和野味充饥。

    如果能把苏暖藏的粮食运出来,哪怕对方只借给他一袋粮食,他们家人就能熬过这青黄不接的日子。

    所以王大虎知道这个消息后,第一个告诉给了苏暖。

    苏暖听王大虎说完后,也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如果流匪真的起了内讧,我们确实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回去。”

    “只是从芦苇滩到村里,起码有两天路程,就怕路上会出什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