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如意摊手:“与其倾全家之力,十年寒窗苦读终于出仕却一朝蒙难,连累全家遭殃。还不如当个睁眼瞎,安安分分过一生呗!”
“这……”
康熙语塞,好半晌才道:“这确实是朕所始料未及的,可是……大清异族入关,本身以少御多就危机重重,稍不留意可能就如蒙元般,被撵回关外。这,有些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意摇头:“浅了,我儿目光浅了。”
“未来的发展证明,比起民族,阶级才是最久远最根本的矛盾。康雍乾三代文字狱愈演愈烈,到了乾隆末年才发现这东西如扬汤止沸,根本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还会让矛盾变得更尖锐。”
“后来索性不管,嘉庆四年,嘉庆帝明发上谕。让刑部重新检查档案,凡是因文字获罪的,如果他们的子孙还在关押流放为奴的,都一律释放,恢复自由。还强调以后对文字诗句不得上纲上线,官报私仇,吹毛求疵,遏制相互告发的风气。”
“乾隆还活着呢,乾嘉学派就有夷狄害我中华之大逆不道之语,也没有被清算啊!相反的,还颇受他喜欢呢。”
从能力上来说嘉庆道光就是俩守成都没太守好的庸主。但废除文字狱,重用汉臣等方面爷俩做得倒是真不错。
没有他们缓冲,大清可能等不到八国联军进来就被灭了。
如意结合着自己看过的电视剧、热门评论和零星史书对爷几个好一顿忽悠。
把阶级才是最主要矛盾的思想灌输给他们。
听得诸皇子频频点头,康熙则一脸热切:“您说那南山集案即将发生,且朕是被人当了刀子?”
提起这个,如意看康熙的眼神就充满了怜爱。
嗯。
就好像对弱智儿童的那种。
因为……
嗐!
如意长长地叹了声:“不是额娘说,这个事儿也确实怪你。就是喜欢爱屋及乌,觉得哪个大臣好,那他的兄弟子侄都更容易受到重用。”
康熙老脸一红,刚弱弱的给自己辩解了一声没有,随即便又惨遭打脸。
“怎么没有?”如意皱眉:“我在望乡台前都看得真真儿的,你喜欢赵申乔,说他清介绝流,慷慨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