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故意考不中,更是辜负了夫子们的栽培,而一旦高中,入朝为官又并非自己所愿。
柳云舒定了定神,斟酌着言辞,缓缓开口:“夫子,学生对您和陈大儒的栽培之恩铭记于心。只是学生近来思索,深感学识尚有不足,且家中诸事初定,也需时间料理。贸然赴考,恐难有佳绩,反倒辱没师门。学生想先沉淀一番,夯实根基,再做打算,还望夫子体谅。” 说罢,他恭敬地行了一礼,眼中满是诚恳与敬重 。
孙夫子看着柳云舒一脸诚恳,眼中满是认真与坚定,心中不禁诧异,印象里,这孩子好久没有郑重其事地表达想法。
他微微一愣,随即心中释然,转念思忖,柳云舒年纪轻轻便高中举人,一路走来颇为顺遂,如今刚刚取得这般成就,想先稍作停歇,沉淀几年,倒也合情合理。
孙夫子轻轻拍了拍柳云舒的肩膀,笑着说道:“也罢,为师明白你的想法了。你能有这般沉稳的思虑,为师很是欣慰。功名利禄虽是好事,但也不必急于一时,就依你所言,先好好沉淀,夯实学问根基。”
拜别孙夫子后
柳云舒辞别孙夫子后,便前往县衙拜访知县大人。踏入县衙,他熟门熟路地穿过回廊,一路上,旧时记忆纷至沓来,曾经知县大人对他的关怀历历在目。
见到高知县,柳云舒恭敬地行礼:“学生柳云舒,特来拜见大人,多谢大人昔日关照之恩。”高知县抬眼,眼前的柳云舒气宇轩昂,面冠如玉,八尺身姿挺拔如松,再加上举人功名,家境又优越,不禁眼前一亮。
高知县笑着扶起柳云舒:“云舒啊,你能有今日成就,实乃本县之幸。昔日见你聪慧勤勉,便知前途不可限量。” 寒暄间,高知县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自己尚未出阁的侄女。侄女温婉贤淑,与柳云舒站在一起,倒也称得上郎才女貌。若能促成这桩婚事,岂不是美事一桩?想到这儿,高知县看向柳云舒的目光又多了几分审视与考量。
高知县与柳云舒相谈甚欢,正说着,他话锋一转,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缓缓开口道:“云舒啊,本县有一侄女,名叫高灼灼。”他微微停顿,似在斟酌用词,而后继续说道:“这孩子今年刚满14岁,生得那叫一个标致。”
高灼灼身姿婀娜,体态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