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争雄 > 第225章 中秋月圆(1/5)
    且说陈吉发那日应付完季闻道,便召开合作社骨干会议,在中秋节前,对当前的事情进行了调度。

    先是安排宋应星到铁厂、煤矿进行了考察,老先生对这些新奇的机械夸赞有加,但最终没有答应留下。

    陈吉发决定让许定山的儿子许文远前往江西,与宋应星合作搞一个材料研究院,主要做特种金属、铝与陶瓷等方面的材料工艺。

    接着,又从苏家湾学堂今年夏天考核优异的学生里面选了十个人给他打帮手,经费暂时从铁厂的技术费用里面列支。

    由于外地农会采取了包税制,因此发展速度远比本地快,而且没有学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开支,结算后反而盈利更多。陈吉发打算节后拜访几位相熟的士绅,争取按照苏家湾的范本在其他府县也弄几个点,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选拔人才。

    商会方面,中秋节期间段瑾与吴婷又策划了轻工业的展销会,服装、琉璃、珠宝、酒类等等传统商品之外,还增加了许多化妆品类,比方说香水、花露水、肥皂等等。

    这些东西与后世的日用化工很不一样,简单说还是手工作坊生产的,只是工艺上有所改良,产量不大,利润暂时也不太大。

    汉口镇正在大兴土木。

    按照陈吉发的想法,翟德耀在这里盖了一批使用水泥的砖混结构房子,质量粗糙,但在这个年代绝对算得上高大巍峨了。

    四层的高度远超两层的木质楼房,同时,层高、进深、宽度都远不是木质房屋能比的。

    尤其是汉口商会大厅,试验了钢筋混凝土横梁结构,四百平米的大厅内没有一根柱子,虽说放在后世肯定是个豆腐渣,不过在这个时代算是绝无仅有了。

    汉口没有什么地质灾害,就算是砖混豆腐渣,也不用担心轻易倒塌。

    后世汉口的许多租借砖混房屋设计寿命七八十年的,实际上使用了一百多年还没有任何问题,主要就是汉口这地方地质稳定,没有地震和塌陷问题。

    杨星昭的金矿开采目前走上正轨,但她那个金矿的含金量不算高,倒是伴生铜矿比较丰富。

    陈吉发偷偷开采,并不卖出去,准备作为今后制造铜钱、子弹和电缆的原材料。

    反正这玩意多囤几年也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