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争雄 > 第248章 义利之辨(1/4)
    几社是崇祯三年由陈子龙、夏允彝等人发起的“复古”倾向的文学社团,主要崇尚古体文章,恢复传统士大夫的气节道德,属于较为保守的流派。

    但与复社不同的是,几社并不回避现实问题对传统道德的挑战,提出了以君子气节带动社会进步、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

    虽然最终证明这种思路面对满清的屠刀基本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总体而言,的确激发了苏、松、常一带军民抗击清军的热情。

    陈吉发并不是个崇古的人,他所言的“义利论”显然对于崇古的几社而言就是离经叛道,肯定是要被批判的。

    但陈子龙显然更希望与志同道合的人合作,因此寒暄不多久,便抛出了议题。

    “余尝闻江夏金口落成书院,竟请了女先生为师。子安贤弟,可否解惑?”

    面对这个问题,陈吉发早有腹稿,笑道:“尊母为孝,尊女师自然可得道。”

    “可女子为师,于纲常如何?”

    “君臣之纲为忠,父子之纲为孝,夫妻之纲为义。诚以为,当先忠,后孝,再义。女师若母,当列为孝,于夫妻之纲先。”

    屋子里窃窃私语,陈子龙也笑了起来。侯玄演没忍住,插嘴开玩笑:“若是娶了个才女,莫不是要当母亲般供起来?”

    “哈哈哈,几道小友真敢说。”

    几位松江士子的嘲笑似乎是针对陈吉发,又似乎是在笑这理论不通。

    陈吉发想了想,起身辩道:“是极。子曰,有教无类,反之亦然,三人行必有我师,何必言男女?吾妻先进学,才具在吾之上,自当敬其为师。吾妻后进学,才具在吾之下,当敬吾为师。诸位,尊师者,乃尊才学、尊德行,而非愚忠其人。天道有时,阴阳轮转,人亦有变,唯真理亘古不变。求真明理,辅以德行,方为君子,此乃在下浅见也。”

    “子安言之有理。”陈子龙想了想,回复道:“然纲常有序,是为治世。非人人为君子,非人人能辨轻重。若纲常有悖,则百姓无能分不忠、不孝、不义。余观子安行止,乃君子也,但江夏商贾之行,则征敛钱财,以伤小民。如今,松江织娘十有六七生计无依,皆因秩序失衡,纲常之乱也。”

    话题谈到这里,已经有了些思想鸿沟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