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今日我们便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肺经穴位的认识和运用。”
孙思邈详细地回顾了肺经上各个穴位的位置、功效和主治病症,然后拿出一套针灸器具,准备进行示范。他拿起一根细长的银针,在阳光下轻轻转动,银针闪烁着冷冽的光芒。忽然,他指尖轻点,一道微光从他指尖射出,融入银针之中,银针瞬间光芒大盛,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就以中府穴为例,”孙思邈说道,“在针刺中府穴时,进针角度约为向外斜刺05 - 08寸,一定要注意避开内脏。我已将灵力注入银针,它能帮助我更好地感知穴位的状态,以及患者体内气血的流动。”他一边说,一边在一个人体模型上准确地找到中府穴的位置,缓缓进针。他的手法娴熟而稳健,让人不禁心生敬佩,而那融入灵力的银针,在刺入穴位的瞬间,似乎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光芒闪烁,好似在与人体的能量场相互呼应。
示范结束后,孙思邈让我亲自尝试。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拿起银针,小心翼翼地在模型上寻找中府穴。当我的手指触碰到穴位的那一刻,一种紧张而又兴奋的感觉涌上心头。我按照孙思邈所教的方法,缓缓进针,眼睛紧紧盯着银针,生怕出现一丝差错。
“别紧张,放松心态,感受穴位的反应。同时,试着调动体内灵力,注入银针,让它辅助你感知。”孙思邈在一旁轻声鼓励我,“进针时要稳、准、轻,就像我们晨练时做鸟戏一样,自然而流畅。”
在孙思邈的指导下,我逐渐找到了自信,进针也变得更加顺利。当银针准确地刺入穴位时,我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更惊喜的是,我似乎真的感受到了体内灵力通过银针与穴位产生了微妙的联系,那种感觉难以言表,却又真实无比。接下来,孙思邈又让我练习了其他几个肺经穴位的针刺,每一次尝试,我都能感受到自己在不断进步,对灵力的运用也愈发熟练。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高悬天空,阳光变得炽热起来。我们暂停了学习,用过午餐后,稍作休息。
下午,孙思邈为我讲述了一些肺经在临床治疗中的实际案例。“曾经有一位患者,长期咳嗽不止,伴有气喘和胸闷。我仔细诊断后,发现他的肺经气血瘀滞,尤其是中府、尺泽和孔最这几个穴位附近有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