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王微微一怔,说道:“宣他进来。”
大明使者走进宫殿,向印度国王行礼后,呈上了召降书。
印度国王接过召降书,展开阅读。
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逐渐变得阴沉起来,眼中闪过一丝愤怒。
“大胆大明,竟敢让朕臣服于他们!朕的国家地大物博,兵强马壮,岂会向他们低头!” 印度国王愤怒地将召降书扔在地上,大声吼道。
宫殿内的大臣们都被国王的愤怒吓了一跳,纷纷跪地,不敢出声。
过了一会儿,一位老臣站了起来,他头发花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他微微躬身,说道:“陛下息怒。大明国力强盛,军队战斗力强大,我们不可轻易与之开战。如今他们发来召降书,我们不妨先做示好,了解他们的意图,再做打算。”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认为应该先谨慎行事。
印度国王听了,虽然心中依然愤怒,但也觉得大臣们的话有道理。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好吧,既然如此,那就写一封回信,表达我们的态度。但言辞不可示弱。”
于是,印度国王让大臣们起草了一封回信。
这封回信言辞极为狂妄,信中写道:“尔等大明,不过是东方一隅之小国,竟敢妄图让朕臣服。朕之国家,乃天下之强国,朕之军队,战无不胜。若尔等胆敢来犯,朕定将让你们有来无回。”
数日后,回信被送到了大明京城。
朱允熥在朝堂上收到了这封回信,他打开信,刚看了几句,脸色就变得十分难看。
他眉头紧皱,眼神中透露出愤怒和不满,将信递给身边的大臣们,说道:“诸位爱卿,看看这印度国王的回信,如此狂妄自大,实在是欺人太甚!”
大臣们接过信,看完后也纷纷义愤填膺。
礼部尚书气得满脸通红,双手颤抖着将信举过头顶,说道:“陛下,这印度国王如此不识好歹,我们绝不能姑息。应该立刻发兵征讨,让他们知道我大明的厉害。” 他的身体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着。
兵部尚书则紧握拳头,眼中闪烁着怒火,说道:“陛下,如今我大明军队士气正盛,交趾的军队也经过了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