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月光如纱,寒风呜咽着掠过京城的屋脊。
柳婉婉独自伫立在兵部衙门的围墙外,仰望着那高耸的院墙。微风拂过,带起她鬓角的碎发,在月色下显得格外清冷。
塘报和捷报,都在兵部。她必须要看到。这个念头在心中愈发清晰。
边关送来的塘报,依照惯例会先递交兵部,再由兵部誊抄后呈递御前。这是规矩,也是她此行的目标。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红鞭,眼神渐渐变得坚定。
“时间刚好。”她低声呢喃,目光扫过四周空无一人的街道。
红鞭在腰间轻轻晃动,她纵身一跃,轻盈落在院墙之上。夜风掠过耳畔,带来远处隐约的更声。
千步街两侧的六部衙门与皇宫相邻,虽说禁军不会来此巡视,但巡防营的人却会定时巡逻。她蹲在墙头,静静等待着巡逻的脚步声远去。
她的眸中闪过一丝焦虑。这一趟,她非来不可。端昭的功劳,兵部为何会如此论断?外祖父的奏本里,到底写了什么?
远处传来零星的脚步声,她屏住呼吸,身形如鬼魅般隐入阴影。待脚步声完全消失,她才轻巧落地,如猫儿般无声无息地潜入兵部大堂。
东都人的性子她再清楚不过,睚眦必报是他们的本性。若真如她所想,端昭当真做出了屠村杀降的事,东都人绝不会善罢甘休。这个想法让她的心跳不由加快。
她在档案室里快速翻找着近期的奏报。堆积如山的奏折在她手中快速翻过,每一次翻动都伴随着轻微的纸张摩擦声。
脑海中,一幅舆图清晰浮现。若东都人要报复,必然会与楚国结盟。从东都到楚国,再到西陲,需要将近三个月的行程。而此时的西陲战场,东陵王正在与楚国僵持。
她的手指微微颤抖,一股寒意从脚底蔓延上来。若东都人真的加入战局,东陵王必败无疑。这个变数,他根本不会知晓,更无从防备。
就算知道了,没有支援部队,也是死路一条。这个认知让她的心揪得生疼。
借着随身携带的夜明珠微弱的光芒,她的目光直接锁定在左上方的架子上。那里整齐地摆放着望龙关一战的所有塘报。青石砖地面上落着一层薄灰,空气中飘散着陈旧的纸墨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