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听这番话就知道。
包括这位秦研究员在内,整个研究小组在这冲锋手枪的设计耗费了大量心思,也寄托了许多美好的愿景。
可是,正因为寄托了太多,反而忽略了枪械本身的实用性。
平日里有谁会挎着一把30公分长、后坐力巨大的枪用于自卫?
如果是特种部队使用,比起这种冲锋手枪,为什么不直接带把微冲?
“但是,这个思路是值得肯定的。”
棠溪话锋陡转。
眼看整个小组的研究员,脑袋都快埋到桌子里去了……
突然听到棠溪来了这么一句,他们竟觉得受宠若惊!
“真、真的吗?”
秦研究员结结巴巴地问起。
棠溪颔首。
随后朝着庄涛说:
“庄所长,我觉得现在的错误不能全部归结于这几位身上。说起来,还是我们在这块儿缺乏设计经验,缺乏交流。”
这把冲锋手枪,棠溪在虚拟教室里就见过,作为失败案例。
当时那位唐老师要棠溪分析它的弊端在哪里,棠溪几乎不假思索就说了出来。
真的是因为棠溪特别天才吗?
不是的。
是因为棠溪在虚拟教室里,见过太多太多的枪械。
好东西见得多了,自然就知道差在哪里。
远的不说,光与同时期设计出来的格洛克自动手枪相比,很多问题就明朗了。
所以在棠溪看来,还是国内的设计人员与国际接触得太少。
“闭门造车是做不出好东西的!”
棠溪的直言不讳,让庄涛既觉得惊讶,又感慨很值得。
或许很多年后,他都会非常感激自己想办法把棠溪留在了研究所……
“小棠同志,你有什么想法就大胆地说出来吧!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我今天是很真挚地想要听听你的见解!”
棠溪看了庄涛一眼。
不得不说。
如果轻武器研究所的所长不是庄涛,那她一定不会坐在这里大放厥词。
既然庄涛给了她最大的尊重和礼遇,就连资历什么的都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