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 > 第59章 这算什么?我们也有(1/4)
    [托克维尔观察下的美国到底是怎么样的?

    简单来说就是非常好,不但在政治方面、生活上的方方面面也都很不错。

    在他看来,那时的美国的民主原则、司法制度、地方自治体系、联邦制等都十分具有优越性。

    并且他们的民主已经不仅停留在政治层面,而是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由、平等、深入人心,民主精神几乎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

    所以他的结论是虽然美国的制度并不完美,但已经值得称赞,因为它呈现出的这种普遍民主的特性确实促进了社会发展以及提高了人民的幸福,

    原话说:按照这种方式建立的民主国家,其社会绝不会停滞不前。社会本身的运动会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向前发展,大部分公民的生活条件将得到改善,人民显得安详和满足。我毫不怀疑我们早晚也会跟美国人一样,几乎实现身份的完全平等。]

    赢政皱眉道:“分权制衡、民意反复,岂非徒增内耗?朕书同文、车同轨,法令一统方能移山填海。若事事待民议决,长城安得速成?”

    他从实用主义出发将民主视为效率的阻碍,反倒是更关注社会动员力与中央控制力。

    “然其器物之精、疆域之拓,确有可取。若以术驭民亦能臻此,则商君之法未为不可。”发展成果还是值得肯定的,只不过在始皇的时代,这些无异于天方夜谭。

    封建的土壤开不出平等自由的花,一切都只能靠生产力的发展来逐渐瓦解这不平等的制度。更何况,此时的大一统郡县制反倒与彼时的美国一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李世民反倒微微颌首,十分赞成后世的做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言与朕"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暗合。以此制度保民利,较之明君仁政更可靠。”

    “现在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亦含制衡之意,然终归人治。若律法真能束君权如美利坚,或可免玄武门之变重演。”

    但他对那一文不值的契约倒是十分鄙夷:

    “无礼教维系,仅凭契约精神,百年后岂不生乱?昔突厥部亦调平等,终散沙耳。”

    一切的一切都要归结于实力,相信人倒不如相信天、相信运气。法也不是永恒的,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实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