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段王爷的江湖 > 第十五章 金陵王气(6)(1/3)
    第2卷    潮起潮落    第十五章    金陵王气(6)

    李湘道:“所以,在夺取政权之后,洪秀全为了一洗自己屡试不第的霉运,才着手改革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对吗?”

    黄悦椿道:“洪秀全屡试不中,发誓有朝一日自己开科取士。定都南京后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正式举行了科举考试,规定了乡试、县试、郡试、省试和京试5级考试。其中京试又分天试、东试、北试、翼试4种,一年4次,以各王生日为期,各自开科取士,各自出榜。”

    何碧香道:“这个洪秀全很有思想嘛,充分体现了太平天国的和谐关系,如果冯云山、萧朝贵不死,京试就应该有6试了,那生活在太平天国的读书人简直太幸福了,机会多多,每年至少产生4个状元,若干年积累下来,也许上厕所或者在大街小巷溜达,都可能见到状元郎。”

    黄悦椿道:“京试的4试资格同等,不分高低,每试均可产生状元、榜眼、探花。此举大大地满足了一下天王的虚荣心,也弥补了他考试不中的遗憾。由于京试试题由各王自行命题,考试内容一律出自《新约》《旧约》《天王诏书》《天条书》《天命诏旨书》《天父上帝言题皇诏》等。熟读四书五经、子史文集的学子对这些不屑一顾,而太平军中的青年又缺少文化,于是天国的科举便出现报名者少、录取者多的状况。”

    岳灵珊道:“我认为考试本来就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他有心为朝廷出力,考试成绩的好坏并不影响他们当官为人民服务,椿哥,你说对吧?”

    黄悦椿道:“能否招考到优秀的人才,也看主考官的德才和在读书人心中的威望。如果读书人不服你,你也不一定能招考到有才能的人。如1853年八月京试的东试,因为大家对杨秀清同志的所作所为不太认同,经反复宣传,报名者仅50余人,因人数太少不得不延期10天,10天后仍寥寥无几,于是采取强制威逼的办法,凡是符合基本条件者一律被押进考场,这样拼凑了300余人。只要考生试卷中无讥讽太平天国的词句,不错写避讳字都录取。考试结果不问可知。”

    李湘道:“这样也可以啊?可惜我们生不逢时啊,不然,我们都有可能成为女状元……今年成不了,明年再补考……高考扩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