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 > 第64章 元戎弩(1/4)
    “阿东哥,我之前不是说有看到酸枣木就砍点回来,不知道有没有?”我问道。

    阿东抬起头,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有,还不少。那边山上有个酸枣林!就放在你屋子旁边!”

    “太好了!”我眼睛一亮,“拿两根过来,再拿几根松木过来,我们来试着做点武器装备,看效果好不好用!”

    “行!我这就去!”阿东应了一声,转身朝屋外跑去。

    趁着这功夫,我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开始勾勒元戎弩的制作图。木炭在粗糙的地面上沙沙作响,每一笔都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注入力量。

    元戎弩,又称诸葛连弩,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设计的一种连弩。这种弩最早被称为“元戎”,后来被后世称为“诸葛连弩”。

    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魏氏春秋》记载,诸葛亮在前代可一次发射多支弩箭的连弩基础上,设计制作了一种“元戎”弩,可以一次发射十支长八寸的铁弩箭,极大地提高了火力和命中率。诸葛连弩的设计独特而精妙,能够瞄准目标后发射,穿透力极强,且由于通过扳机发射,降低了使用者的体力消耗,使得射击更为便捷和高效。

    它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的:首先是箭槽,这是连弩的灵魂所在。它用于存放箭矢,宽窄刚好能容纳多支箭矢并列排列。箭槽的下方是一个倒“l”形的弦槽,这是连弩的核心功能部件。它的设计精巧,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正是这个弦槽,让元戎弩能够实现连续射击,将战争的节奏牢牢掌握在使用者手中。

    接着是弩身,它是整个连弩的支架,支撑起整个结构的稳定。弩身必须足够坚固,才能承受住发射时的巨大反冲力。我用木炭仔细地勾勒出它的轮廓,每一根线条都代表着力量与支撑。它不能有丝毫的松动,否则整个连弩就会变得毫无用处。

    最后是拉杆,这是使用者与元戎弩之间沟通的桥梁。它的作用是拉弦和射击。当推动拉杆时,箭矢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从箭槽滑落到发射槽中,完成上膛的动作。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极高的精度。一旦拉杆的设计有误,箭矢就无法顺利上膛,甚至可能会卡住,导致整个连弩报废。

    我站起身,望着地上的草图,仿佛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