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弹筒,给我打掉鬼子的机枪阵地。步枪手扔手榴弹,炸死这帮小鬼子。”杨天宇看着攻势迅猛的日军怒吼着下令。
城外 300 米处,日军的 10 辆装甲车一字排开,猛烈开火,掩护步兵进攻。这些装甲车都是九一式装甲车,每辆装甲车上装备有 3 挺轻机枪。10 辆装甲车一共 30 挺轻机枪,火力远远超过城墙上的二营。
二营将士们奋力反抗,然而却始终无法对日军装甲车造成伤害,子弹打在装甲车身上发出“咣咣”的声音,火星四溅。车里的日军机枪手被激怒,加强了火力输出,更加密集的弹雨笼罩了二营。
李宏见日军装甲车火力凶猛,知道仅凭二营是拦不住日军攻势了,当即命令徐志清的迫击炮连火力支援,打退日军的装甲车。
日军的九一式装甲车装甲厚度只有 6 毫米,若是被迫击炮连装备的民二十式迫击炮的炮弹直接命中,是有可能摧毁的,即使装甲车能扛住,里面的士兵也扛不住爆炸的冲击波。
徐志清接到命令后,当即指挥迫击炮连调整炮口,瞄准城外的装甲车。徐志清派出炮兵观察员上城墙测算日军装甲车距离、方位,然后汇报给城墙后面的炮兵。
李宏之所以将迫击炮连设在城墙后面,这是为了防止被日军炮火摧毁。在城墙上太过危险,迫击炮连一开火就会被日军九二式步兵炮锁定摧毁。可是在城墙后面,即使日军九二式步兵炮知道城内有炮兵开火,却因为不知道具体位置,无法做到精准打击。就算是日军炮兵素质过硬,根据弹道测算出了迫击炮连的大概位置,也会因为仰角问题出现一片盲区。迫击炮连可以赶在日军炮兵开炮前撤进盲区,日军炮兵只能干瞪眼。
迫击炮连很快就开火了,6 发 38 公斤重的炮弹冲上云霄,越过城墙上空,朝着日军装甲车狠狠砸去。一辆装甲车被两发炮弹直接命中,虽然没有被摧毁,但是里面的成员却被爆炸的冲击波活活震死,七窍流血,死状极惨。
堤不夹贵见状,看到一辆装甲车被打哑火,心疼的当即下令停止进攻,撤回原地。
日本虽然是个工业国家,但是其工业基础相比欧美列强来说依旧是非常薄弱的。装甲车、坦克其产量并不高,补充起来十分困难,因此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