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掌柜乐呵呵道:“行,看来今天我还占了便宜。”
得了掌柜的准话,店小二去柜台里数着铜板。
宋四河眼睛亮晶晶的,小脸上都是期待的神色:“伯伯,那我下次抓些还能卖给你们嘛?”
宋三牛本来也想这么说的,没想到让儿子抢先了,儿子一看就随他,脑瓜子聪明。
刘掌柜有些诧异,这小儿看着也就四五岁的样子,居然能想到这些,脸上不自觉露出欣赏的神色,然后思索了一会才道:“收是收的,但是我们店小,不需要那么大的库存,不过这东西镇上其它的药铺应当也是要的。”
“掌柜,那我们回家多抓些,你看着收,剩下的我们在看看其他药铺行不。”宋三牛笑道。
见父子俩瞪着眼睛,脸上满是期待的神色,刘掌柜唇角扬起:“行。”
得了准话,父子俩一脸喜色,这边店小二数好了铜板,用一根线把铜板串好,交给宋三牛手里,宋三牛喜滋滋的接过铜板,感受到手里沉甸甸的重量,脸上更是开心。
和刘掌柜又是客气了一番,两人才走出妙春堂。
宋四河得了铜钱,就想了解一下,大齐朝的物价如何,便仰着头:“爹,我们去杂货铺子吧,我想买吃的。”
宋三牛哪有不应的,反正地里肉吸虫那么多,于是爽快道:“走,爹带你去买吃的。”
到了杂货铺子,宋四河看到这个杂货铺子卖的东西还挺多,而且价格都是写在小木板上,放在前边,好让进来的客人能一眼看到。
大致扫了一眼,就知道现在的物价还行,但是对于他们宋家村来说还是太贵了,比如白面20文一斤,精米18文一斤,这些普通人家根本舍不得吃,倒是粗面8文一斤,糙米5文一斤,栗米3文一斤更受农家人的喜欢,毕竟农家人要求不多,只要先填饱肚子就行。
又看了糖和盐更是忍不住咂舌,一斤蔗糖100文钱,一斤盐居然要200文钱,现在正常打短工也就30文钱一天,这一斤盐就得干上六七天,不过想到古代的盐都是官府控制的,私人都是不允许贩卖私盐也就明白了。
了解了基本粮价,宋四河就要回去,虽说挺馋杂货铺子里的东西,但是每一样价格都是他承受不起的,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