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快穿大明:我成了当朝宰相 > 第46章(1/2)
    再说了,他即便下去,驿站也会尽全力为他准备好一切,他也看不到这些隐晦的东西。

    这些都是之前朱十一教他的,告诉他,如何要将驿站发挥最大的用处!

    朱十一被罢黜的时候,朱元璋下令驿站自负盈亏,他倒是未曾和朱元璋理论。

    不是不想理论,是老朱修改的太多,一整套体系都改了,各种问题,各种都需要争锋相对的讨论,朱标不可能将所有的问题都说完。

    现在出了空印文书,他才想起来这一茬。

    这也不能怪他,事情太多,太杂,问题太多,要纠结的地方有很多,哪里想得到这里。

    “哼!”

    “那就是说,这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朱元璋越听,脸色越黑。

    虽然他听明白了,知道朱十一这一套体系下,地方官员的确舒服。

    他也知道单单这条国策上,他的确是错了。

    可放宽百姓游历,藩王游历,其中涉及的东西太多了,百姓游历人数太多,将会导致大量田地浪费,而且容易聚众造反。

    藩王及藩王子嗣,官员子嗣,富商子嗣游历,容易让他们珠联璧合,相互勾结。

    当初他罢黜朱十一,就是因为看不惯朱十一这个做法,在他看来,这游历的做法简直就是给造反造成了极大的便利。

    接着老朱下令严禁藩王出封地,严禁百姓乱跑,一来是为了大明基业稳定,二来也是限制了各种权贵相互勾结。

    毕竟,一个封疆大吏若是和朝中要员联合起来,要消息有消息,要兵有兵,随时可以造反。

    即便朱元璋现在知道朱十一之前驿站的国策是对的,有效的,确实是对大明有好处。

    但他身为帝王,考虑的并不是这些,他制定的每一条国策,首要的目的,是保持天下稳定,保持皇位永固。

    而不是像朱十一那种单纯的照着国富民强的路去走。

    若大明国富民强,可大明皇位换人了,这一点对于老朱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他难道不知道很多政策朱十一制定的好吗?确实对大明好吗?

    他心中很清楚,朱标以及百官说话又不是放屁,他听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