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武媚的声音冷冽如霜,打破了原本的寂静:“萧淑妃罪行昭彰,本宫决定将其斩首,以正宫规朝纪!” 她的话语如同一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礼部尚书率先站了出来,他的神色凝重,眼中满是忧虑,双手抱拳,恭敬却又急切地说道:“皇后娘娘,萧淑妃身份非比寻常,曾备受陛下恩宠,在宫中地位尊崇。她的一举一动,在某种程度上都代表着皇室的颜面。如今若草率将其斩首,此事一旦传扬出去,必然会引得天下人议论纷纷,甚至可能沦为他国的笑柄,这无疑会对我大唐皇室的威严与声誉造成极大的损害,还望娘娘能慎重考虑啊!”
紧接着,一位德高望重、主张仁政的老臣,迈着略显蹒跚的步伐,缓缓上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恳切,声音微微颤抖却充满力量:“娘娘,陛下向来以仁政治国,致力于营造宽厚仁慈的朝堂风气。《论语》有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犯错之人,理应给予其改过自新的机会,以此彰显陛下的仁德之心。萧淑妃虽犯下不可饶恕的大错,但罪不至死。若能饶她一命,不仅能让天下百姓真切感受到陛下的宽容与大度,更能使民心更加归附,为国家的昌盛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时,一位与萧淑妃家族有着深厚渊源的大臣,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快步上前。他微微躬身,脸上满是担忧之色,说道:“娘娘,萧氏一族在朝堂之上多年来兢兢业业,为朝廷做出了诸多贡献,与众多官员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若将萧淑妃斩首,恐怕会引发朝堂的剧烈动荡,官员们人人自危,难以安心处理政务,这对朝廷的稳定与发展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恳请娘娘念及朝堂大局,从轻发落。”
最后,一位深受传统礼教熏陶的大学士,轻抚长须,神情肃穆,缓缓开口:“皇后娘娘,我朝以礼义治国,向来遵循传统伦理道德。萧淑妃虽犯下过错,可她毕竟曾是陛下的枕边人。若施以斩首这般极其残酷的刑罚,实在是违背人伦常理。此举恐怕会被天下人视为不仁不义之举,严重破坏我朝一直倡导的礼仪之风,对社会风化产生恶劣的影响。”
武媚听着大臣们的谏言,脸色愈发阴沉,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不悦。她缓缓站起身来,目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