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市,因在地域面积、人口、资源、经济等指标在省里都排名靠前,越州又是全省第二大城市,这决定了它政治上在全省的地位,决定了越州籍省领导在省里的份量,更因历史和传统的原因,使得越州籍的官员在全省形成了互为搭台的越州帮。自改革开放以来每一届的省委常委都至少有两名土生土长的越州人,而作为越州帮的大本营的越州市,更是自撤地设市以来的二十多年间,书记或市长几乎都是越州籍的人,其他的市领导更是占其一大半。但自从前市委书记朱华山上位省委常委,市长王成云上位副省长后,越州籍的人却意外的没有接上越州的班。对于这件事,当年越州帮的人都憋屈着一口气,作为当年已是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的刘纪荣就更是气得吐血,因为他先是在省里越州帮的支持下,冲着市委书记着棋的,本想是板上钉钉,稳了又稳的事,哪知人算不如天算,一夜间,书记被空降的一个叫楚怀生的副司长给占了,上面空降的,越州帮虽是又气又恨,但也无可奈何,只好让刘纪荣屈身争市长,可市长也没争成,奈何不动市长人选高滇滇是柏正清的人。
此后越州帮的官员都攒着劲,随时准备着有力的人选,谋划着夺回越州的党政大权,可在此后的又一次人事变动中,越州帮的愿望再一次落空,楚怀生上位省委常委空出的书记,因高滇滇还需历练,没进省委常委,而是从市长上位书记,把书记位占了,另作为越州帮市长人选的张洁明也落空了,时任省团委书记的保兴栋,作为省里政府班长钱荣光的人,半路杀出,占了市长的位。
这一次的失败,更使得越州帮的人,特别是已在省里扎下根的已升为省委副书记的朱华山和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省长王成云的颜面尽失,面子上的事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在他们的这届领导人的手里就要断了越州人在越州的权力链条,这链条一断,想要接起,谈何容易,接不起了,那他们的权力就得不到延续,那将来在越州找个办事的人都没有,但在既成事实面前,他们也只能再等,等下次的人事调整。
后一次的失败,对刘纪荣来说,虽然还是分管党务、政法、纪检的市委常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但已意味着他的政治生命已到了头,再过几年,他就到了退休的年龄,所以在此后的几年中,刘纪荣在市里除了以老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