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好奇地问道:“蔡兄,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蔡仍和周侗两人相视一笑,却并未作答,史锐也不深究。
众人在“和顺酒庄”畅饮至亥时,这才尽兴而归。进了院子,蔡瑛儿便迫不及待地跑了过来。她见到周侗,心中五味杂陈,既有恨意,又有喜悦。恨的是周侗骗得自己好苦,喜的是侗哥并非坏人,而是声名赫赫的边关将军。
蔡瑛儿轻声嗔怪道:“侗哥,老太君、父亲、母亲他们全在大厅等着您回去回话呢。你们走后,老太君和父亲单独说了会话,之后父亲就一直板着脸,我心里着急,却又不知如何是好。”
周侗微微一笑,说道:“瑛儿,你放心。我去取件东西,马上就回来。”
周侗转身回到房间,取出母亲送来的包裹,小心翼翼地打开匣子,从里面取出书信,然后双手捧着匣子来到大厅。只见明老太君端坐在中间,蔡瑛儿静静地立于她的身后;蔡卞坐在左边,旁边依次是王夫人和蔡仍。
周侗走到大厅中间,双膝跪地,把匣子和书信轻轻放在身旁。接着,周侗恭恭敬敬地向明老太君磕了个头,说道:“晚辈周侗,拜见老太君、伯父、伯母。”
明老太君等人却都沉默不语,气氛显得颇为凝重。周侗缓缓抬起头,只见明老太君和蔡卞依旧板着脸。旁边的王夫人心中焦急万分,可为了女儿的婚事,又不敢轻易开口说话。蔡瑛儿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不知接下来会发生何事。
周侗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我本是鄜延路宣威将军、兵马都总管。只因司马光主张割地求和,此等行径实在是卖国之举,我一时激愤,便闯上金殿,大骂司马光是卖国之臣。母亲和舅舅担心我会被司马光一党挟私报复,所以让我前往北京大名府避祸。
在途中与诸位巧遇,我这才一路假借石侗之名,也是怕连累蔡家。如今,我已将婚事禀明母亲,日前接到家母的回信。我诚心求娶瑛儿为妻,现聘书、聘礼皆在此处,还请老太君、伯父、伯母成全。”说罢,他把书信放在匣上,双手举过头顶,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蔡仍眼见此状,赶忙上前伸手接过匣子,脚步匆匆地走到桌案旁,将其轻轻放置其上。而后,双手恭恭敬敬地把信捧到老太君面前。
老太君接过书信,轻轻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