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老王家盖新宅子的缘故,搬运石头沙土都从那条路上过,时日一久,草都给踩秃噜了。
加之后面一些木材也堆放在那儿,那条路就越发失去了原本该有的样子。
这么看过去,那地儿反倒不像一条路,而像是老王家专门用来放东西的一个通道。
“要是我姑姑他们有魄力,再拿些钱俩出来在这两座院子上面搭横梁瓦片,这就是一条巷子了。”
这种极赋农家特色的巷子在乡下很常见,下雨天大伙儿出来串门,基本都不用淋雨。
暑天的时候,这种巷子里也是老头老太太们的最爱。
穿堂的风吹得人神清气爽啊,好多妇人都喜欢带孩子来这里说闲话,做针线活,又或者纳凉。
“盖这么一个穿堂巷子也得花点钱,我姑姑在大白的新宅子上已经砸进去不烧少了,肯定是不会再整那些的。”
杨若晴说话的当口,已经拉着骆风棠来到了新宅子的门口。
新宅子的院门上了锁,半人高的石头院墙,黄泥和茅草都还没干透呢。
里面入眼是并排三间屋子,中间是堂屋,左右是连排的厢房。
灶房柴房饭堂是小三间,单独立在一侧,茅厕应该在后院。
咋一眼看过去,就是普普通通的庄户人家的宅子,平淡无奇。
“奇怪了。”杨若晴挨着院墙一路看,看着看着,突然就嘀咕开了。
“咋啦?”骆风棠问,“哪里奇怪了?”
“你看这屋子,正屋就两间厢房,一间住大白和红梅夫妇,另一间住他们未来的孩子。”
“可就算是孩子,也不可能只生一个啊,这一间屋子咋够住呢?”
骆风棠顺着杨若晴的推说去看,这布局确实是这样的。
“且不说孩子的屋子不够住,这都还没考虑到我姑呢!”
经她这么一说,骆风棠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即便两个儿子分了家,也该给老娘和祖父各留一间屋子才对,岳丈他们度是如此做的。”他说。
“可这宅子又偏偏是我姑姑在家盖的,这是姑姑的想法?还是大白的想法?”
“难道姑姑压根就没想过将来年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