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四千九百五十八章 荆州百姓不如前(2/3)
徐道覆救走,而没有给处死这一条,就能定他的罪,妖贼杀了守卫,他却失踪,你怎么解释?如果真象你说的这个,他是大晋的忠臣良官,那妖贼应该当场杀了他才对。”

    刘道规叹了口气:“你都说了当时陶渊明身受重伤,卧床医治了,而且当时妖贼突袭孟府,恐怕最早的目标,不是冲着他去的吧,孟府之中,是不是还有别的要人?”

    刘穆之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说道:“当时负责全城的谍者与情报工作的谢晦,是把临时的指挥之所设在孟府之中,因为孟府在大军北伐后作为留守的最高文官,方便处理公务和指挥,就算孟昶死后,在宫外指挥的谢晦,也因为这些便利而把官署,设在了孟府之中,你要是这样说,那确实这些杀手可能是冲着谢晦而来,但仍然是带走了陶渊明,这你如何解释?”

    刘道规平静地说道:“这就是了,他们是冲着谢晦而来,但扑了个空,陶渊明毕竟是天下名士,而且可能因为与白虎王旬的关系,徐道覆要么以为他手上有一些白虎留下的资源,要么是想借他的人望以后收伏荆州,这都是很好理解的事,只不过,恐怕陶渊明没有配合徐道覆进行这种宣传罢了。”

    刘穆之恨恨地一跺脚:“不管怎么说,就算理由有点勉强,我们这回也不能放过陶渊明,不借着他跟敌军在一起逃离建康的理由将之诛杀,只怕以后此人会造成越来越多的麻烦!”

    刘道规沉声道:“这人早在我们的监视之下,逃不出手掌,能造成什么麻烦?他一个文人罢了,最多写几首破诗,还能翻了天不成?”

    刘穆之长叹一声:“道规啊,你是真不知道这些文人墨客,天下名士在民众中间的影响力啊。陶渊明这个名士,与那些喜欢作乌衣之游,只在上层间清谈论玄的世家子弟们不同,他一直是深入民间,走访各乡各村,摆出一副为民请命的样子,写这些反映民众疾苦的诗歌,他的杀伤力,百倍于世家文人。”

    刘道规不屑地眉头一挑:“这些不是好事吗?在这个乱世中,民生多艰,这点就是连我大哥也承认的啊,但我们难道不是在努力地改变这些情况吗?我们外伐胡虏,内平妖贼,不就是为了让百姓们先是得到安宁,能生存下来安居乐业,然后我们再把这些世家和豪强们所占的地,分给百姓,让他们耕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