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宣叹了口气:“西汉的时候没有明确的选官任职的制度,外戚横行,皇帝往往是看重了想要的人,然后才会宠幸他们家的女子,以此来任用人材。连汉武帝的大将军卫青还有霍氏家族都是这样上位的,后来陵邑制度作废后,这些关东的豪强大族迅速地坐大发展,也有各种手段和方法,把自己家的女儿送入宫为妃,汉元帝就是娶了王政君为皇后,和卫青不同的是,王家在当皇后之前,就已经是关东屈指可数的大族豪强呢。”
刘裕正色道:“阿寿,你可能弄反因果关系了,王家的强大,不仅在于其占据了关东的大片土地,而且是身为四朝的皇后,太后,被关东的儒生们看成了希望,代言人,陵邑制度的废除,就是这些儒生,通过各种言路,关系,向汉元帝进言,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受到了这些人的影响。”
“其实所谓的仁义,就是君王,统治者和天下百姓,民众的一种权利义务的约定,所谓代天牧民,受命于天,就是天下的土地,都是属于上天的,而君王作为天子,为上天代管百姓,那所有的土地,人间的权力,都是由他来分配,如果君王是要国家强大,官仓殷实,那就是让国家任命的官吏,以国家利益为重,去管理百姓,收取税赋,督促其出力徭役。而这些,会触犯地方上的豪强大族的利益,为国家做的事多了,交的税多了,给他们的好处就少了。”
“汉朝是军功爵制度,豪强大族靠了爵位可以占据比普通百姓更多的土地,汉武帝之后,对外的军事扩张渐渐停止,而国内的豪强地主没了军功爵,就靠着外戚,或者是在地方上滥用权力,给自己家谋取更多的好处,陵邑制度的存在,本来就是为了制约这些地方豪强的坐大,所以成了他们深恶痛绝的东西,尤其是关东之地,离关中这个统治中心越远,地方豪强的势力就越大,就越是希望终结这个制度,于是儒生们就开始影响历任的太子们,他们儒家学说的这种长幼有序,嫡长子继承的理论,又非常迎合嫡长子,阻止了多次夺位事件,于是,从汉元帝开始,就亲近儒家,直到废除了陵邑制度。”
刘敬宣的眉头一皱:“难道这些汉元帝开始的西汉皇帝,就不想国家强大了吗,就坐视豪强坐大?就不派这种君弱臣强,以后夺了他汉室天下?”
刘裕叹了口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