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南目送这位副官登上小型飞梭,消失在天际,忽然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算是得来全不费工夫,还是某些人有意引导暗示,或者试探来着?
他刚刚还在琢磨“逃亡者”的模板,就有一个可以套用百分之八九十的大活人站在他身前,还是安东胜的心腹……哪有这么巧的?
看这个人的“生命年轮”,应该是十二、三年前,二十出头的时候,被送入深蓝世界,挣扎了一段难熬的日子,然后逃出来的。进去之前,生活条件应该也一般——“斑生轮”+“暴生轮”,非常典型。
然后是改造、觉醒、逃亡、回归地球,进行正规的训练修行。
罗南就是和余副官说了几句话的功夫,基本上就将他的人生经历看得七七八八。
在“测验时空”,纯大君应该就是这么看他的……啧,又跑题了。
罗南其实是刚想到,有余副官这个明摆着的例子,“竹蜻蜓”是有活的“逃亡者”在手的;那么曾经执行了“移交”任务的传统军政和资本势力,也未必没有。
罗南是前两天刚起意进行筛选、搜索的,而这些大势力,可是已经搜索了十多年。
如此,不止是安东胜、“竹蜻蜓”的渠道,地球各军政、资本势力的渠道都应该“打问”一番。
这样想着,罗南又拿出墨拉、何阅音共同完善的情报资料,大略翻了一遍。
重点当然还是“逃亡者”和“十三区”,不过翻着翻着,注意到军方ab组的深蓝平台跟踪研究,他又无声一笑。
军方ab组的进度压迫,推动了“深蓝平台”在90年末出世。罗南曾经想过,是爷爷的荒野实验室流出的资料助力,却不想还有“十三区”这一出。
倒是他浅薄了。
当然,双管齐下、共同作用也很正常。
目前来看,二者仍可算得上是“同源”,有相当的适配性。里面的技术细节,或许可以呈现这系列事件的别样面目。
这样,与安东胜、与“竹蜻蜓”的接触,还要尽可能更深入些。
罗南又思索片刻,才打开安东胜给他的礼物匣子。
匣子是木制的,没什么修饰,里面铺着由硬纸折起的填充物,指不定就是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