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道,“其实,我已经杀了他,你现在再说这些话,难道不觉的有些太迟了?”
“非也。”小僧道,“你与简施主厮杀,是因为胸中存有汤施主含冤而死的一口恶气,所以刚才的一切因果,皆是简施主与汤施主的孽缘,与柳施主无关。眼下,简施主已死于汤施主的怨念之下,柳施主也已完全清醒。因此,现在你再对他出手,便与汤施主的仇怨无关,而是柳施主自己心中的一股执念。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柳施主,还请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小师傅的话高深莫测,只可惜我柳寻衣是一介凡夫俗子,实在听不懂你的道理。”柳寻衣淡然道,“我只知道,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你若杀他,那与他残杀汤施主又有何区别?”小僧苦口婆心地劝说道,“更何况,简施主此刻奄奄一息,命不久矣,汤施主的仇已经报了。柳施主又何必再执意割下他的头颅,让他含羞而死?”
“如果我没有记错,简仲应该是小师傅的仇人,而并非恩人。”柳寻衣狐疑道,“他将你从布达拉宫挟持,从未在乎过你的死活,眼下你又何必替他求情?”
“上天有好生之德。蝼蚁尚且贪生,为人何不惜命?柳施主只为贪图一时意气,当心矫枉过正,过犹不及。”小僧道,“你可知道,这一刀割下去,你与简施主之间又会生出多少孽缘?”
“那又如何?”柳寻衣倔强道,“生生世世,他若想找我报仇,尽管放马过来,我一定奉陪到底。更何况,生死轮回不过是你们这些和尚的臆想,柳某人从不相信鬼神。”
“既然如此,小僧愿替简施主受此一刀,如何?”小僧退让一步,却仍不肯罢休。
“你说什么?”柳寻衣不由地心生诧异。
“柳施主尽管割下小僧的头颅,小僧绝不怪你。只要能化解世间一段恶缘,小僧区区一颗头颅又算得了什么?柳施主将它拿去便是。”
小僧此话,不仅令柳寻衣大吃一惊,同样令气若游丝的简仲内心一颤。
当初在天榕寺,简仲要杀汤聪时,小僧便提出用自己的命换汤聪的命。当时,简仲以为他是假慈悲,真虚伪。
时至今日,简仲身负重伤,明明已是必死之人,但小僧仍愿用自己的项上人头,换他的一丝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