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糊涂的就被叛军击溃了。
在乌克兰或者说在俄军当中这种烂事实在太多了,大量的中高级军官不是草包就是废物,真正称职的实在太少。
哪怕在克里米亚和瓦拉几亚被英法联军这一通教育也改变不了俄军人浮于事平庸落后的现状。
在德米特里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量的贵族军官能力不够,然后又死死地霸占了位置,在他们的挤压下真正有经验有能力的平民军官完全没有晋升的空间,被压制得心灰意冷,不是草草退役就是干脆摆烂混日子。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首先解决唯才是举的问题,不能再唯出身论了!
只是这个事儿德米特里依然说了不算,顶多也就是能跟亚历山大二世提一嘴,而且后者多半不会听的,毕竟他的统治基础极度依赖贵族的支持,他不可能自断根基。
德米特里又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将这些杂念甩出脑子,盯着桌上的地图看个不停。
切尔尼希夫差不多在基辅的正北方向,双方有水路沟通,从地图上看切尔尼希夫是戈梅利到基辅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夺回了切尔尼希夫就等于打开了通向基辅的大门。
当然啦,基辅并未沦陷,靠着四五万驻军的支持,基辅在农奴起义的狂潮中勉励支撑,一度是比较狼狈和惊险,尤其是随着日托米尔和文尼察相继陷落后,基辅几乎就变成了一座孤岛。
它四周围都是叛军的地盘,和莫斯科以及圣彼得堡完全失去了联系。
如果不尽快打通道路,基辅能坚持多久非常不好说。
这也是德米特里为什么快马加鞭往切尔尼科夫赶的原因,他必须尽快打通同基辅的联系,告诉被困在基辅的老爷们帝国和沙皇都没有忘记他们!
只不过对未来切尔尼科夫的战斗德米特里并没有多少信心,虽然他可以肯定叛军的战斗力应该只是那么回事,之所以将乌克兰弄得翻天覆地主要是起义的农奴数量太多,形成了雪崩效应,这才压垮了乌克兰的驻军。
当然,驻地驻军本身士气也有问题也是个关键原因。
但这不代表德米特里就会轻视叛军的战斗力,出发之前李骁告诉他,正面打败叛军可能并不是什么难事,但问题是他手头的部队有限,除了这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