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囊气。
因此,他们都想要如何报仇雪恨,压根儿没有想过妥协,对曹丕接受孙权的投降不以为然,反而是对攻打江东充满了期待。
而孙权在危急时刻,不得不臣服于曹丕,但他手下大部分将领,内心非常抵触。
如果孙权真的兵败,不得不于重新选择主公,很多人更愿意归顺以仁义着称的刘备。
特别是十四年前,那些赤壁之战的功臣们,一直在担心弄假成真,江东被曹丕吞灭,到时候,少不得被清算赤壁的旧怨。
曹丕睚眦必报的性格,让江东诸将在心里捏了一把汗!
曹丕可是有前科的,当年张绣曾经在宛城击败曹操而结怨,后来张绣在官渡之战的前夕主动投奔曹操,得到一时的重用。
而现在张家已经不复存在,传言就是曹丕的手笔。
孙权被魏国封为吴王,吴国因而被视为魏的附庸国,孙权的部将,在与刘备和曹丕军队的交手中,总觉的低人一头,为此感到很不自在。
现在孙权击败了刘备,声势大振。
孙权军中大多将领更认为,和魏国联盟不再是吴国的助力,反而是一道枷锁。
就连孙权也认为,与魏国的联盟已经没有必要,他翻脸成仇的心思,比曹丕更加急切、
孙权觉得应该提前结束联盟,以便为自己称帝创造条件。
因此,孙权还不犹豫拒绝了曹丕索要质子的要求。
曹丕和孙权心照不宣,魏国和吴国之间,已经没有了缓和的余地,唯有一战而已。
曹丕要的就是师出有名,孙权拒绝送质子以后,他立即下令三路大军同时攻击。
曹丕从孙刘在荆州的战争中总结经验,认为只要打过长江,依靠骑兵的优势,有信心收复整个江东。
曹丕的三路大军,是他替父亲曹操的复仇之战,可以说名将尽出,势在必得!
中路主将,是曹家威名卓着、职位最高的大司马曹仁,是当时魏国名副其实的军中第一人,率领军师蒋济、大将常雕、王双等。
东路主将,是被曹操称为曹家麒麟儿的征东大将军曹休,兵出洞口,麾下有威名赫赫的张辽、臧霸两大名将。
西路更是名将云集,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