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产,用高于市价的价格收购了,而那一段河,也被官府立碑命名为马家河。马家河与马家就成为了一体!
马家虽然抓住了机遇,进入了官宦世家之列,但毕竟根基不够,在失去马武的庇护以后,家族弟子当官的越来越少,慢慢又开始没落了。
光和七年(公元182年),马家河马家,已经发展到数千族人,上千男丁,但却只有族长马周一人,在鄀县任县丞,勉强维持官宦之家的地位。
中平元年(公元182年),很多地方发生了黄巾之乱,在离马家河不算太远的南阳郡,大规模爆发,因为官府的及时围剿,黄巾军并没有蔓延过来。
但马家河还是受到了一些波及,当地宗贼横行,经常和饥民一起,成群结队哄抢富裕人家。
族长马周,在鄀县为官,离马家河也有上百里之遥,自然知道现在的治安情形不好,非常担心妻儿老小的安危。
马家的防卫力量本来就不甚强大,马周又带走了十余名精锐护卫,家里的安全没有保障。马周果断辞官,回到家里坐镇。
马周回来以后,他毕竟当过县丞多年,官威尚存,动荡不安的马家河,也随之安定下来。
马周已经年过四十,在当官之前,已经有了两个儿子,他才放心外出当官。
马周辞官,除了担心妻儿的安全以外,其实还是觉得自己的儿子太少了!
因为马家族长一脉,这几代一直人丁不旺,几乎是一脉单传,在家族已经难以服众。
按照马周的计划,至少也要有四个儿子,名和字,他早都想好了,名分别是文、勇(武)、贤、良,字则按大小排列为,伯常、仲常、叔常、季常。
马周辞官的时候,大儿子马文已经十二岁,二儿子马勇也已经九岁。
马周果断辞官,也是担心两个儿子的学业被耽误了,他回家之后,一直在家管理家族事务,培养儿子和家族后辈人才!
有得有失,马周辞官归乡七年,如愿连得三子,超额完成计划。这在多子多福的年代,对整个马家来说,都是一件大喜事!
马周也安心在家管理家族事务,闲暇时指点儿子和后辈的学业,全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马周辞官后的第七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