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能得到费观举荐,并不是因为他的军事才能!
实际上,无论是在荆州还是成都,李严表现出来的都是治理一方的才华,而在行军打仗方面,他从未涉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初哥。
刘璋也不是无人可用,只是因为他目前的处境不妙,有才能的人都看的非常清楚,没有人愿意出来趟这滩浑水,凭白得罪势头正盛的刘备,给自己留下后患。
刘璋也不是唯才是用的人,他最担心的还是部下对自己的忠心。
因此,每次派人出征,都是由他的亲信掌兵权。
刘循败回,刘璝战死,刘家已经没有能够领兵之人,他把主意打到了亲戚的头上,才华出众的费观,就成为不二人选。
费观与李严关系密切,自然知道他熟读兵书,且武艺高强,这才举荐他和自己一起领兵。
李严不是自大之人,他可不认为凭他自己,就能够阻止刘备的进攻。
他其所以毫不犹豫地答应领兵出征,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要偿还费观举荐自己的人情,二是想要表现出自己文武双全的才干。
从荆州弃官投奔刘璋,李严也是得到了费观的推荐,才被刘璋任命为成都县令,表现出了他治理地方的杰出才干。
李严自认文武双全,在治理地方上崭露头角,但他一直非常遗憾,没有机会领兵作战,能够在战场上留下自己的名声。
这次费观推荐他为代护军,那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自然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其实,自从黄巾之乱以来,对他们这些领兵将领来说,战场上的胜败无关大局,只要能够在战场上保住性命,并表现出自己的才华,就不怕得不到重用。
因此,李严虽然尽心尽力为刘璋而战,但并不需要患得患失,也不需要尽忠,现在既然进退不得,自然是保住性命为先。
李严投效刘璋未久,也没有心理负担,听完诸葛亮的喊话,他没有任何犹豫,也没有提出任何条件,直接下令全军投降,自己也下马卸甲投降。
李严和黄忠的交战限于斗将,手下的军士并没有发生混战,都不曾伤害一人,诸葛亮赢得这场胜利,可谓兵不刃血。
诸葛亮非常满意,收兵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