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有些不符我们地府的立场。”
“所以朕会安排好,被动应战,断然不会坏了中立的立场。”
见他这么热心操持人间诸海大战,转轮王面带悲悯之色,叹息道:“这一战后,不知人间要死多少生灵。”他忍不住念了几句往生神咒,转动手中白玉流珠。
妙元帝君摇摇头,他却是另一个看法:“海洋水族本就数目庞大,若不趁着这次大战死亡一些。等海洋重新进入和平期后,进行大繁衍,很快就会把整个人间海域填满,形成生命大爆炸。那时候,对我们地府,甚至对整个天地,都是一场大灾难。水族还会前往陆地,破坏九州格局,乃至形成海陆争霸的恶性大战。所以,这次太渊参与诸海大战,若能削弱水族人口,倒是一件好事。”
帝君自上古便已经证道,他看待生命的眼光和众多先天大圣一样。
战事无善无恶,仅为“需求”与否。凡间国主的利益,人士苍生的利益,天地法则的利益。
正因为有所求,才会有战争。
假如人世间没有死亡,只有繁衍,无穷无尽的生命遍布大陆、海洋。生命反而会成为莫大的灾难,导致世界的衰败。
在他方宇宙中,有位大神便以此作为诅咒,抹掉一方世界生命的“死亡”,让那方世界只生不死,最终人口大爆炸,促使世界自行毁灭。
适当的死亡,反而更符合世界的需求。只是细化到个人,肯定没有人愿意自己走向死亡。然而在天地的角度,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切生命平等演化,自然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天道运行的规律。
妙元帝君:“当然,恒源君的意思也对。太渊,你不可用地府的名义参战。到时候,先让对方攻击,然后你以反击的名义参战。其中分寸,你且自行把握。”
他目光看向九灵元妃,李静洵权当做没有听到诸位帝君这番鼓弄杀戮战争的言论。
但作为太上传人,李静洵心中明白。地府虽然号称中立,无善无恶。但实质上,很多次战争背后,都有他们的推手。
他们并非为了一己之欲散播战争,而是从修缮世界的角度,适当削减某些人口密集区的生命。然后将这些“枉死”之人投入某些人口稀少的地域并在来世赋予长寿,在人间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