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恭谨回答。
“折现是以二石白米兑换十石糙米的固定价,又没有了腌萝卜和咸鱼干的需求,其实是减轻了关东侍所的供给压力。
但关于这件事,我个人有一点小小的建议,恳请君上斟酌采纳。”
“你说。”
“君上,十石糙米的数量不小,数十名同心众,一百名下越众,一百名真田众,近二百五十人享有此项福利,支出糙米二千五百石。
关东侍所不是拿不出这些粮食,只是运输上容易出麻烦。
真田众这边已经出现了问题,吾妻郡山路难行,粮食在路上耗损严重。真田信繁大人又是个呵护下属的人,对此已是颇有微词。
若是再加上同心众与下越众的人数,这耗损就更大了。我不是不愿意多给一些粮食,但每次送交的地点各异,耗损不一,难以统计。
御台人的福利待遇,是君上施恩臣下的善政,我不想因为这些杂务导致享有福利的姬武士心存芥蒂,坏了君上仁厚之初心。”
义银点点头,说道。
“你说的有理。
我在多闻山城观摩近幾斯波领发放忠基金年金之时,也隐隐感觉到了这个问题。
福利以粮食的形式发送,难免出现运输过程中的耗损。这福利是用来收买人心的大好事,若是把耗损算在姬武士头上,的确不妥当。
可要是算在公账上,运输耗损不一,日后账面混乱不堪,难免出现新的问题。
你是想到了什么解决的办法?说来我听听。”
见义银的表情严肃起来,大熊朝秀暗自窃喜,感觉自己受到了君上的重视,她认真回答道。
“我的想法是,不发粮食,发放兑换粮食的凭证。”
义银一愣,脱口而出。
“粮票?”
大熊朝秀当然不知道义银脑中浮现的粮票是什么东西,但她马上反应了过来,点头道。
“粮票吗?君上这个词说得准确,兑换粮食的凭证,确实可称为粮票。
直江津关所去年为南下准备军粮,修建了不少粮仓。刚才主君又说今年要继续买粮计划,必然还是要用这些粮仓存储。
我想,干脆把御台人的福利粮也存在直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