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的价格更是一个比一个离谱。你看那二级战列舰,一艘船的价格居然就够两万大军打一场为期两、三个月左右的大战了![注:攻坚战大炮洗地不算。]
这哪玩得起?高务实玩得起是因为他两洋舰队的主业其实是海贸,打海战属于搂草打兔子,顺便而已。不信你看两洋舰队中纯军舰的占比嘛,几乎每次大型海战的时候都是好几十艘武装运输舰搭配区区几艘军舰。
这说明哪怕财大气粗如高务实,军舰也没法撒豆成兵般的来,只能作为舰队核心用于决战,平时主要还是得靠武装运输舰这种万金油。
作为一个非常实际的人,朱翊钧做事的态度当然也比较务实。他认为大明水师不用搞京华那种巨舰,即便要搞也顶多搞一两艘当做旗舰就行了,主要的提升手段还是大造类似于武装运输舰这样的船,用高务实的话来说就是要“具备极高的性价比”。
简单来说就是船只要不太差就行,咱们玩的是数量。
数量,这个因素在中国历代的水师建设中可谓最重要的一项,原历史中大明水师所谓战胜英格兰、战胜荷兰的海战,归根结底都是靠数量。
比如说在荷兰“海上马车夫”崛起之后,相比于欧洲,东亚的荷兰船只在中国沿海一般是独来独往,兼具商船与战船的功效。他们时而充当商人,时而充当海盗,很少有大规模集结的情况。
相对而言,只有在与明朝水师正面交锋时,荷兰东印度公司才会集结一定数量的船只。其中最大的两次,一次是在澎湖之战,集结了7艘战舰;另一次是在料罗湾,集结了11艘轻型快船,外加50艘中国海盗船。
这里必须做一个对比,同时期荷兰为了应付英国的威胁,大幅扩张海军,其主力战舰达到120艘,水兵2万人,火炮6000门。
就算是三次英荷战争规模最小的第一次作战,荷兰也出动了44艘战舰,而荷兰当时最大的战舰七省号,更是搭载了80门大炮,其中36磅炮12门,24磅炮16门,18磅炮14门,12磅炮12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