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元辅 > 第281章 朝归倭附(卌三)“千古”的诱惑(7/9)
东北部的那些山地,并不能激起农耕民族的兴趣。毕竟在那个时代,占据了一个地区的核心平原,就可以被认为是控制了周边的山地。

    

虽然,这些平原政权甚至不会有兴趣向那里象征性的派驻官吏(除非有交通要道),而如果生活在山地之中的边缘民族,只要生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的话,他们往往也可以接受这种名义上的领导,毕竟很多生活必须品,需要与平原地区的居民进行交换。

    

大同江下游所处的这片平原地带,在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半岛北部的地缘核心。而在这期间,到达此地的族群,都选择了在这片三角地带的北部建立自己的政治中心。

    

作出这个选择,一是因为大同江干流在这片三角地带的北部(南部是以载宁江为主大同江支流冲积而成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朝鲜半岛的地缘压力主要来源于北方,也就是辽东半岛方向。

    

于是,就必须将主要的资源集中在北线,以保有自己的战争潜力。否则无论是华夏族,还是东北渔猎民族,都可能快速突破大同江防线。换句话说,以大同江下游地区的的战略纵深,没有可能搞逐级抵抗,必须在第一时间摆出决战的态势。

    

大同江之侧的这个政治中心,自然就是平壤,因此这片与丘陵相间,面积和平整度甚至还不如“下辽河平原”的地理单元,也被高务实在文中称为“平壤平原”。不过高务实又解释道,事实上“平壤”这个名字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并非为朝鲜自身所创。

    

在燕人进入朝鲜半岛之时,它的名字是“王险城”。而既然称之为“城”,当然意味着已经有成熟的政权,先于燕人一步盘据于此了。

    

这个政权以及所属的族群,大明皇帝与五位阁老并不陌生,它就是由当年不愿归附周朝的商族遗民所建立的“箕子朝鲜”。

    

高务实在这里解释了周人将燕国封建在华北平原北部的原因。实际上,燕国封建的战略目的,很大程度就是为了防止商人再度进入华北平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燕人需要将整个燕山以南地区纳为有己有,并以燕山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