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步枪挂着驳壳枪,原本都对驳壳枪非常期待的人,终于相信胡义说过的话。
“驳壳枪射程仅四五十米的驳壳枪,在正面对敌的时候是真没什么用处,还是步枪来得靠谱。”驳壳枪被老兵随意丢在一边。
“就是,战斗的时候端着步枪,腰间还挂着在战斗过程中几乎一枪不放的驳壳枪完全是累赘。”
“就是,驳壳的子弹又难搞,那些伪军身上都没多少子弹”
旁边的新兵深以为然。
都上过战场,这段时间战斗强度很大,很少近距离与敌对战,心里不自觉的都这样想。
原本一直对驳壳非常期待的战士,似乎也不再羡慕腰间挂着驳壳枪的班长们。
毕竟,有驳壳枪虽然很拉风可是杀不了敌有个屁用?
再说,再拉风他能有保命重要?
战士们对驳壳不感冒的另外一个原因,驳壳的子弹很难搞。
也难怪,小鬼子明明缴获不少的驳壳枪,却从不给鬼子士兵配备!
不知不觉间,新老战士开始将自身装备向鬼子甚至友军靠齐。
每次经历的战斗过程不同,造成战士们对战斗的理解并不一样。
“在战场上哈,少一分累赘,多一分灵活,逃命的时候那就多了一分机会”队伍中间,躺在担架上的万把细,正给他抬担架的战士传授经验。
他身上受的都是皮外伤,关键是,他脚扭了
给他抬担架的一位是田三七连的新兵,坐在万把细脑袋边,根本不服气:“那为什么我们排连长老是强调要练拼刺刀?”
“子弹够用的时候,跟敌人拼刺刀纯粹是脑子进了水。”万把细不知九营底细,在担架上晃了晃脑袋白了头顶的脑袋一眼。
“我觉得你说的不对,要是在村里院子中或者城里小巷子,地形复杂,刺刀跟驳壳枪都比步枪好使。”
“好吧,战场上形势千变万化,万一子弹打光,或者长官不顾当兵的死活,强行下令坚守,这时候还是能派上那么一点点用场。”
“我们营长才不会不顾我们死活!”
“行行行那你先告诉我,你啥时候在城里打过?”
“嘿嘿,我倒真没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