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之类的官学,平时只是去点个卯,自己在家里温书,或者去民办学堂,或者上自己家私塾……因此他们对这四门学科,几乎是一窍不通。
如此一来,朝廷科举要考这四门学科,而且分数占到总成绩的一半,可把他们急坏了。
他们就算满腹才学,把《四书五经》都研究透了,可是对地理、物理、数学、外语一窍不通,那也没办法考中的,这可如何是好。
好在下次科举还有三年,他们赶紧亡羊补牢,四处求学。
……
另外,项南还命户部拨款千万两白银,在全國各乡兴建学校,由礼部负责派遣老师,待遇与九品官员相同。
每个学堂除了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外,还有基础数学、基础地理和基础物理。
为了尽量保证每个孩子都有书读,学校不仅免学费,还免书本费,并发给纸笔墨砚。
在古代,上学是一个非常花钱的事。
明清时期,三代小康之家才能供养一位读书人。
一来,学费是个问题。私塾、专馆就不说了,就是乡村中的小学堂,先生一年也要收一石粮食做学费,相当于一亩田的收入。
二来,纸笔墨砚也都是要花钱的。欧阳修小时候家贫没钱买笔墨,他母亲只能在沙地上教他写字;
三来,古代人都早熟,四五岁就跟着大人干活,十来岁已经被当成壮劳力。如果脱产学习,等于家里少了个劳力。
四来,小学堂讲得知识有限,最多能考上秀才就不错了。而秀才只是可以免除徭役,只有秀才中的佼佼者廪生才能从官府领取廪米津贴。
要往上考,只要拜名师继续求学,那花费就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