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 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遣明使团,和国的朝贡(3/5)
的终点,顺天府京城,更是十倍于洛京大小,真正的天下台所、天下第一繁盛的所在!…”

    说到顺天府的大明京城,尧夫寿黄面露由衷的憧憬,充满了对于大明风华的向往。所谓“上洛”、“上洛”,和人公卿口中的“洛京”,自然就是和国的京都。实际上,眼下京都官方的正式名称,正是完全照搬唐时的“洛阳”。

    作为一位公卿出身的僧人,尧夫寿黄从小接受的汉文化教育,一直在他心中印刻着深深的烙印。而这种中央朝廷聚拢天下财富,统御四方各地的威仪,也是缩在京都的和国朝廷,满朝穷苦的公卿们,梦而不得的。

    “不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大明的繁华大城,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可真是令人敬畏,让人心生向往啊!可惜,我们只能沿着朝贡规定的运河走,不能去其他的大城游历。而只有这座高楼林立、盛景无限的宁波城,是我们能有足够时间,好好去游览上一番,寻一寻佛前机缘的…”

    森野清遥望着宁波港口,赞同地感慨出声。作为饱读唐册的天台门徒,他很能理解这种和国公卿中,普遍存在的天朝迷思。

    自从蒙元征服南宋,代表天命正统,两次东征和国失败后。和国已然在政治与军事上,从唐宋时代藩属的认知中,彻底独立了出来。但脱身于汉文化圈的文化仰慕,依然根植在和人上层贵族的心中,维持着实质上的文化附庸与崇拜。从平安时代直到今天,上层的贵人们都以会唐文与唐言为荣。而直到江户幕府建立,明清易代,朱舜水东渡和国之后,这种文化上的天朝上国滤镜,才会被轰然打碎…

    至于眼下,旁边的武家三好光秀瞪大了眼睛,看着两个会唐文的“文化人”,说着他听不懂的“唐文诗句”,脸上浮现出“粗鄙武家”的羞愧与茫然。但很快,他又咬着牙,仔细看着船队两侧名为“护卫”、实则“监督”的大明巡检水师,看着那些数量众多的大船,以及足足两三千人的大明官兵,愤声道。

    “呵!这些明国的水师虽然强大,虽然有众多大船…但那些船上的‘武士’,却看起来,完全不像是什么精锐,丝毫没有什么气势可言!…我看,明人所依仗的,不过是船多人多罢了!真要明刀明枪的接舷跳帮,这些明人的水军,哪怕五倍于我们,也未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