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若有所思,这应该就是刘姥姥了,乐观幽默,淳朴仗义,谙于事故,知恩图报,原着之中,荣国府衰败之时,只有刘姥姥不辞万苦,将贾琏的女儿巧姐寻回。
贾昶对刘姥姥印象极好,见她和板儿冻得瑟瑟发抖,脸色一沉,威严的目光看向了几位门子,冷声道。
“你们好大的架子,太太的同宗亲戚,你们的都敢怠慢,不去通禀,荣国府要你们有何用!”
几个门子听到此话,吓得跪倒在地,身体瑟瑟发抖,哀求道。
“侯爷饶命,侯爷饶命!”
“我等知错了,再也不敢了!”
贾昶面色冷酷,阴沉得可怕,这荣国府的奴才实在是太不像样了。
“你们罪不至死,自己去府中领二十板子,若是再有下次,你们也不用在看守府门了!”
几位门子听到这话,心中一送,连连叩头,开口说道。
“谢侯爷开恩!”
说罢,几位门子就连滚带爬的冲进了荣国府中,自己去领板子了。
刘姥姥暗暗咋舌,这位年轻的贵人好大的威风,几位门子挨了罚,居然还要谢恩。
贾昶惩治完了刁奴,看向了刘姥姥和板儿,怜惜他们老幼贫弱,将身上的大氅解下,披在了刘姥姥的身上,说道。
“不知老人家如何称呼?”
刘姥姥连连推拒,不敢接过大氅,还是拗不过贾昶,这才小心翼翼的披在身上,顿时就暖和了起来。
“我姓刘,女婿是王成之子,和府中二太太乃是同宗。”
贾昶微微点头,果然是刘姥姥,遂开口说道。
“刘姥姥且随我来吧!”
贾昶领着刘姥姥走进了西角门,并未去荣禧堂,他和王夫人不睦,所以将刘姥姥径直向着荣庆堂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