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镇和安西府。
贾琏也据实上奏,将其所看到的的一些利弊,浅显的向宁康帝表达了一番。
宁康帝对此很是关心。
他虽然自负才智不输太上皇,但是他也知道,和太上皇相比,他是个没有出过京城的皇帝。
对于国家边境的情况,只能从信任的臣子口中才能了解。
既然想要解决西疆边患,那么西疆的军备情况,自然是重中之重。
得知西疆边军并没有大问题,还颇有战力,他也放心了不少。
许是今日的贾琏,给了他不少的惊喜,他竟有心多与贾琏聊几句军事。
“朕些年,为了边患之事,与兵部的老将们,不知道商讨过了多少回。
贾琏,依你看来,若是我朝想要在将来与北边马上民族必然会发生的战争中,取得优势,应该做哪些准备?”
宁康帝内心,一心想要进行一场足够彪炳史册的大战,而且必须大获全胜,如此才能抹去太上皇对他的影响,在朝廷真正做到一言九鼎。
为此,他数年来,一直在筹谋准备,等待时机。
贾琏闻言,赶忙摇头:“既然陛下与诸位老将军都商讨过了,臣还年轻,不论资历还是见识,都远逊于老将军们,自然不敢妄谈国策。”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朕既问你,你就直说。”
“那,臣就直说了啊……
虽然臣不知道,应该具体做哪些准备,才能一举收拾了那些屡屡犯我疆界的异族。
但是臣却当真有一个想法。
微臣以为,若要在将来的战争之中,取得优势,不妨从火器方面入手!”
“火器?”
宁康帝虽是疑问,但是神色却显得有些失望。
“关于火器,朕当年在神机营视察的时候,也为其不凡的威力所震惊,但是后来听取了几位能征善战的老将军们的解释之后,也就没有再多关注了。
如今你既这般提,不妨将你的想法说来。”
宁康帝的失望,在贾琏的预料之中。
其实,火器被用在战争之中,距今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但是纵观前面几朝,虽然都有发展火器,但是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