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琏二爷 > 第553章 贵妃省亲(六)(4/6)
 此时他注意到,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三处,也正式得名,唯独这“稻香村”,还未曾出现,而是被元春赐以“浣葛山庄”之名。

    贾琏这才想起,原著中,好像是元春见到黛玉所作“杏帘在望”(浣葛山庄匾额)一首五律之后,心喜之下,采用了黛玉诗中的“稻香”说法,改赐名为“稻香村”。

    虽然贾琏没有强迫症,一个名字也不算什么,但是谁叫元春,刚好有让他给稻香村题咏呢?

    正好当初读书之时,贾琏也是极爱黛玉的这首“杏帘在望”,想着此番黛玉大概是没有机会将此诗作大白于天下,何不从黛玉处借来,也算是帮她扬名?

    说不定,元春见了之后,果然将名字改为“稻香村”,岂不两全齐美?

    贾琏还在为自己被黛玉的才情打败有些闷闷不乐,上面元春已经欣喜的站了起来,双手捻着稿子,念道: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元春是有意给贾琏扬名,因此清声念完之后,也不说话,只看大家的反应。

    果然,凤姐儿等文盲不用在意,李纨等通文墨的人,听了之后,也都明白元春为何会如此明显的表露出欣喜之色了。

    其中宝钗细细一琢磨,不由得诧异的瞅了贾琏一眼。

    诚然,这首五律不论韵律还是灵巧程度,都足够好,听来有别是一番才思在内。

    只是令宝钗奇怪的是,贾琏好武,不是应该更有锐气和危机意识的吗?怎么能写出“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这般赞颂歌舞升平的诗句来?

    然想起今日是天家降恩,恩准元春归家省亲,如此盛世佳期,自然不好写一些太过凌厉的东西出来,还是这般“歌颂盛世”的诗句,更符合今夜的主旋律。

    思之,不免觉得贾琏果然还是贾琏,连这一点都能虑到,真不愧是文韬武略的英才,这般才思敏捷,万念通达。

    这边,元春得此“杏帘在望”,特别是还是出自贾琏之手,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回宫之后,又有炫耀的资本了。

    至于另外一首普通的,元春也早就不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