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可以作为核能资源的潜在原料的文章后,意识到了这些大量铀的巨大市场潜力。于是,他联系了陆军军械处,军械处支持他在奥拉宁堡(oranienburg)的柏林电气工程集团工厂建立铀的生产设施。凯泽威廉物理研究所(kaiserwilhelstitutfurphysik,kwip)早期实验的核反应堆,以及戈托夫(gottow)陆军军械处的测试站,为实验用的铀反应堆提供了铀晶体。
1939年9月1日,‘第二铀俱乐部’在陆军军械处控制了德国核能项目之后成立。并在1939年9月16日在柏林召开了第一次会议,由陆军军械处顾问库尔特·迪布纳主持。受邀出席会议的人包括:瓦尔特·博特(waltherbothe)、西格弗里德·傅吉(siegfriedfg)、汉斯·盖革、奥托·哈恩、保罗·哈特克、格哈德·霍夫曼、约瑟夫·马陶赫、乔治·斯泰特尔。
不久又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出席人员包括:考斯·科鲁斯鲁斯(kacsi)、罗伯特·德佩尔(robertdpel)、沃纳·海森堡、卡尔·弗里德里希·冯·魏茨泽克(carlfriedriweizscker)。与此同时,陆军军械处有效地控制了凯泽威廉物理研究所,任命库尔特·迪布纳为主任,加紧了对核研究项目的控制。
很显然,核研究项目不能为德国快速赢得战争作出决定性的贡献,军械处于是在1942年1月将凯泽威廉物理研究所的控制权还给凯泽威廉协会(kaiserwilhelsellechaft,kwg)。1942年7月,陆军军械处又将控制权让给了帝国研究委员会(reichsforsgsrat,rfr)。但陆军军械处保留了戈托夫测试站,并在顾问库尔特·迪布纳的主持下继续研究,直到战争结束。从此之后,核能项目维持了‘对战争是重要的’的定位,并不断得到军方支助。尽管如此,当时研究项目的管理还是被分成了许多个领域——主要是铀和重水生产、铀同位素分离和核反应堆。
据说到1943年,德国已经拥有了大量放射性材料,可以设计投放系统了。1943年3月,德国为新型的v2导弹设计了一个中央有效载荷舱,位于靠近尾部的位置,在袭击目标时,能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