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不答应。
周文之所以一次性就购买那么多的数量,他考虑的就不仅仅是佣兵团的现役装备问题,还要考虑8年抗战的战争消耗以及在必要时的扩军装备,800挺真的不算多。
而且他心里清楚,也许现在正是购买g34的最好时机,说不定过了这村就没这个店了。
要知道,g34从1935年开始大批量生产,至1945年德国投降时才停产,近十年时间它总共也只生产了30万4千多挺,而g42却是在短短3年时间生产了近100万挺。
由此可见g34生产工艺之复杂,生产速度之慢。
而在g42问世前的1935年至1942年这漫长的7年时间内,g34生产的数量和速度远远无法满足急剧扩张的德国军队,很多德军只能继续使用g13等老型号的机枪,你说莱茵公司还会将紧缺的机枪卖给你吗?
所以即使人家卖价高点,周大公子也不在乎,他认为这么好的机枪就应该值这个价,买到就是赚到。
在历史上,国军也曾经拥有过这款性能优越的机枪,但那是购买的德国装甲车上自带的,莱茵公司可没空单另卖机枪给你。
还有一个原因是,在g34大批量生产后,苦于产能的不足,无法满足德军的需求,莱茵公司为了提高产能和降低成本,后期的g34机枪使用的合金材料相应减少,并简化了部分结构。
其中就包括了德国人认为不必要,而在周文看来却是很关键的射速调节装置。也就是说,中后期的g34机枪都是统一的每分钟900发的射速。
而周文现在购买的是货真价实,功能齐全的g34机枪,可称为机枪中的精品。
如果加上高低两用的三脚架和其它配件,这笔订单的价值已经高达60万美金,对于一战后开始经营困难的莱茵公司来说,算得上一笔不小的收入了,自然对这份订单分外珍惜。
所以莱茵公司在合同中不但保证用最好的设备和最熟练的工人来生产,而且还附赠了相当数量的子弹链以及每挺机枪三个备用枪管和四个弹鼓,解决了使用消耗的问题。
当然,这800挺机枪是要分批交货的,在德军的订单下来之前,莱茵公司也没可能为了你这几百挺机枪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