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一旦中枢出现危机,地方趁机坐大,“安史之乱”的局势便会马上形成。
没有任何一个政权可以一如既往的稳定,或许不会有“安史之乱”,但一定会有别的什么乱。
等到中枢丧失对军队的控制,“节度使”必然应运而生,偌大帝国马上陷入四分五裂……
李积紧蹙眉头:“你所言这些属实,可"募兵制"难道就全是优点?旁的暂且不说,单只对于国库之消耗便是不可负担之重。帝国疆域辽阔,安西、瀚海、安东等等都护府,再加上边境线上诸多重镇,戍守之兵卒达到百万之巨,如若全部采取"募兵制",甲胄、军粮、战马、军械全部出自国库,还要开具军饷……所消耗之军费简直骇人听闻。”
“府兵制”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省钱。
奔赴战场之府兵军械自备、战马自备、甲胄自备,朝廷只需供应粮食即可,如此征集大军所需消耗的钱粮压缩至最低水平,轻轻松松募集数十万大军。
可一旦成为“职业军队”,所需一切皆需朝廷供给,后勤压力骤升。
无需打仗,只需常规戍守边疆,每年的军费开支都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一旦边境线上有一到两场战争,消耗之钱粮简直如山似海、数之不尽……
房俊奇道:“吾等在此商议之改革,只攸关军制,讨论如何将军权收归中枢、如何提升军队之战力,至于是否过多耗费钱粮那是民部尚书或者兵部尚书之职责,与吾等何干?再者,以当下之国力,未必不能负担百万大军之消耗。”
李积有些不满:“越国公此言差矣,如若吾等商议之军制改革全无可施行之可能,即便再是优秀、完善,又有何用?”一旁的李靖老神在在的喝着茶水,对于此番争论充耳不闻、置身事外。
其余人在这两人的争论之中根本插不上嘴,整个堂内唯有房俊、李积二人发言,余者三缄其口、不置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