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方势力膨胀之根本?
一则世家门阀,再则“府兵制”。
“府兵”入伍,自备军械、甲胄、马匹,战时为兵、平时务农,其户籍、税赋皆掌控于地方官府手中,困顿之时甚至要向官府“借贷”,才能凑齐军械、战马,如此一来,只会接受地方官府之节制、不受中枢之号令。
再加上地方官府往往为世家门阀所把持,此军阀之雏形也。
李积自然知道这一点,不过却依旧保留意见:“天下百万大军皆出自"府兵",贸然将其与地方官府切割,上上下下之利益皆遭受损失,焉能坐视不理、任凭中枢摆布?我亦认可"府兵制"之缺点,却不赞成一刀切,当徐徐图之。”
顿了顿,又道:“知道不等于做到,任谁都知道想要帝国昌盛、盛世降临并不难,无非"吏治清明"四个字而已,可如此简单的道理,古往今来又有哪个王朝真正做得到?”
谁都看得到“府兵制”之弊端,但因为牵涉太多利益,想要将其彻底废黜,难如登天。
裴怀节道:“英公之言老成谋国,很多事并不是简单看去对或者错,而是要考虑可否实施。一件事若不能予以施行,纵然是对的,又有何意义?我并不赞成废黜"府兵制","募兵制"也未必就那么好。”
房俊奇道:“谁询问你的意见了?”
裴怀节:“……”
压制心中愤怒,面无表情道:“吾乃陛下任命之委员,连话都不能说了?”
房俊笑道:“没人说你不是委员,可即便是委员又能如何?你带过兵吗?打过仗吗?有何战功?你老老实实坐在这里,只需听着吾等谈论了什么、商议了什么、得出何等结论,而后一字不差的报于陛下知晓即可,至于提意见……你还不够格。 ”
“岂有此理!”
裴怀节怒不可遏,愤然道:“焉能如此欺我?”
作为“细作”的身份被堂而皇之的揭穿,令他颜面尽失、恼羞成怒。之前作为刘洎的眼线也就罢了,可现在他受陛下之委托,既要在兵制改革之中发挥作用,又要在科举考试当中参与进去,政治地位之提升何止一层?
妥妥的帝王心腹啊!
却还要遭受房俊之羞辱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