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阻止了大食国向东扩张的脚步。
如今,随着大唐海贸的兴盛,唐船畅行于大洋之上,对大食国的贸易顺差逐年递增,两国之间的利益之争已经不可调和。
虽然大食国上下未必有人能够通透解释“贸易逆差”,但其国内充斥着大唐生产的商品,瓷器、丝绸、玻璃、竹纸、棉布……而海量的金钱因此流失,导致出现钱荒的形势,却还是一目了然。
扩张受阻、贸易倾销……不打仗怎么能行?
即便西域之战、尸罗夫港海战先后惨败,但大食国还是得硬着头皮继续开战。
毕竟此刻的欧洲一片蛮荒、抢无可抢,若不能打开东进的通道,如何维持其国内庞大的消耗?
李泰郁闷道:“所以只要发展,就得打仗?”
房俊点头:“你不打别人,别人也会来打你。”
阿史那忠酒喝得有点多,便有些口不择言:“如同我们突厥一样……汉人总埋怨我们突厥时不时南下,又是马踏长城、又是饮马黄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可我们难道也没办法!我们不会种地,也不会去种地,毕竟种地哪有抢劫快?当年颉利可汗饮马渭水、兵临长安,逼着太宗皇帝签下‘渭水之盟’,搬空了整个关中的府库,那一战之缴获,便是所有突厥人种地一百年也攒不出来!”
这是事实,但他忘记了在座有三个汉人,其中还有一个太宗皇帝的亲儿子……
李泰瞪着眼睛,狠狠一拍案几,骂道:“夷狄,禽兽不如,皆可杀也!”
世人谈及“渭水之盟”,总是将李二陛下渲染得如何“胆气豪壮”“气魄盖世”,殊不知却被李二陛下自己视为奇耻大辱,不然也不会有后来国力刚刚恢复便迫不及待数路大军征伐突厥之事。
作为李二陛下的儿子,见眼前这个突厥人谈及“渭水之盟”,自是勃然大怒。
若非阿史那忠早已效忠大唐,且算是他半个妹夫,早就拔剑相向了……
阿史那忠吓了一跳,自知失言,忙站起身,解释道:“微臣未有半分不敬之意,只是谈到了这里,一时心有所感,便口不择言……殿下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