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房俊房玄龄是哪部小说 > 第两千七二章 平衡文武(3/4)
远征,咱们其实也是出兵万里,若无充足之粮秣辎重,这仗怎么打?”

    “那能用得着储备两年之消耗吗?

    “战争之事,需慎之又慎,未虑胜先虑败,自当未雨绸缪。  ”

    “说起来容易,你可知为了筹备这些粮秣辎重费了多大的劲?  ”

    “倒是难为中书令了,要不您退位让贤回家歇息一段时间,换一个不怕累不怕苦的上来,等到此战之后、太平年月,您再回来执掌中枢、总摄百揆?  ”

    刘泊硬生生给气笑了:“竖子无礼!  ”

    崔敦礼认错态度良好:“下官鲁莽、口不择言,中书令勿怪。  ”

    “行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是筹措粮秣之事?无论二郎那边有何要求,朝廷上下都要全力以赴、确保供应。战场之上将士们奋勇厮杀、保家卫国,咱们君臣身在后方若连这点事都做不好,有何颜面去面对那些阵亡的将士?  ”

    李承乾一锤定音,终止争论。

    “陛下圣明!

    刘泊憋着气,无可奈何。

    李承乾看向李勤:“英公以为,安西军之战略是否合理?”

    李勤从隐身状态恢复,捋着胡须沉吟道:“正如先前所言,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唯有身临一线才能做出最精准的应对,吾等身在后方对着战报诸般推演,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至于战略是否合理,还是应当尊重前线将领之应对。”

    李承乾无语。

    这位终于说话了,且好像也没说…

    刘泊也问:“以英公之见,越国公调集数量如此巨大的粮秣辎重,是否还有别的战略部署?”李勤瞅他一眼,没好气道:“我身在后方,如何知晓前线之事?既然不知具体详情,当然无法做出合理推演,难道要单凭猜测去肯定或否定前方将士做出的决断?战争之胜负牵连甚广,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成败,没人能提前预知,吾等所应该做的其实也不难,各司其职而已。”

    刘泊脸色不变,看上去镇静如常,实则羞恼交加。

    军方这些大大小小的统帅、将领,就因为他这个中书令从未上过战场、更未带兵打仗,便极为蔑视。对于臣下相争,李承乾却不以为意,甚至乐见其成